非理性繁榮時代過後,重新審視中古豪宅價值
2020年三月一波人類史上沒有遇見過的瘟疫,造就全球極致寬鬆的貨幣政策,洶湧而來的資金熱錢追逐資產,吹大數十年少見的景氣泡沫。台灣也不例外。
以房地產來說,當過去被視為蛋白區甚至蛋殼區的地段,因為土地資產大膨脹,加上大型科技廠房、風力發電基礎設施興建等大型工程排擠住宅營建業的人力,以及國際船運物料塞港延遲等因素導致供料雙缺嚴重,出現蛋黃區房價漲幅遠遠落後的狀況。
預售屋因為資金投入少,絕大多數購屋人以賺取價差為目的,業者與媒體推波助瀾下,投機氣氛達到史上最高。
當政府開始多方向出手阻止,全世界因高通膨進入升息循環,即使法案仍卡在立法院,財團與朝野立委仍在利益與民怨之間尋找妥協處,但市場這些投機行為都已經成為過去式。
房價未來是漲是跌,不是討論的重點。對於自住或是長期置產者而言,重要的是有需求該不該買?
針對此時該不該買,當我們看到許多新興重劃區預售案每坪單價站上60-80萬元,50至60坪的房屋若加上車位,總價3500萬至5000萬之間,但花大錢能夠得到的各項條件卻越來越嚴苛,不如停下腳步理性回頭審視本身的需求以及中古屋的價值。
我們先針對豪宅,也就是央行信用管制,總價4000萬以上的定義來談,其他產品仍可適用此一概念:
此時應該買十五年內的中古豪宅,是最佳選擇。
比較條件:
1、 公設比
(中古豪宅平均低於33%,新豪宅35%起跳)
2、 公設內容
(中古豪宅多元豐富,適用各年齡層;新豪宅通常只強調部分特色)
3、 地段路段環境
(中古豪宅多數位於真正的精華核心地段,環境極佳;新豪宅通常落在外圍或是似是而非的發展區塊)
4、 建材等級
(中古豪宅在房市安穩理性的時間軸興建,為爭取消費者青睞,採用的建材與工法相對較好,尤其鋼構建築)
5、 施工品質
(不缺工,不趕工的時代,品質相對保障高)
6、 社區管理與成本
(中古豪宅以時間度過新舊更替,管理步上軌道;新豪宅仍要面臨點交後五年管理維護的考驗)
7、 生活便利性
(中古豪宅的生活便利性,可眼見為憑)
8、 購入成本
(新舊價差超過四成)
9、 大環境景氣因素
(中古豪宅不受影響)
10、抗通膨防禦性優勢
(沒有漲過,就沒有跌價的問題;新豪宅多數處於近幾年土地快速飆漲時代,房價若反轉容易套牢)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