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為了因應市場需求以及民眾便利性,使用完即可丟棄的塑膠袋與各種塑膠用品在世界各地被大量使用,他們雖然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性,卻也為地球生物帶來了許多悲劇與傷害。

2019年,一隻鯨魚的出現使得媒體們爭相報導,人們在菲律賓發現一隻擱淺的柯氏喙鯨,而其在被發現當日上午即死亡,死因為飢餓與脫水,造成這些問題的正是我們平日隨手即可取得的塑膠袋,鯨魚的肚子裡被找出了高達40公斤的塑膠袋,這些塑膠袋造成他難以進食,也因為如此,他沒有體力游回大海,最後脫水而死。

其實塑膠袋造成鯨魚死亡早已不是第一次,2018年時泰國一隻短肢領航鯨被發現,其狂吐塑膠袋,最後沒能被救活,專家解剖後發現他肚子裡含有約8公斤的塑膠袋;其實類似案件非常多,受害生物也不只有鯨魚,海龜及其他海中生物都遭到塑膠袋的無情迫害。

  • 為甚麼鯨魚與海龜會誤食塑膠袋?

有人認為鯨魚在深海中是利用回聲定位來覓食的,而可能塑膠在海中所發出的回聲定位與食物相似。

而水母為海龜的主要食物之一,但塑膠袋在海中漂浮的樣子與水母極為相似,導致海龜難以分辨,進而誤食。

  • 塑膠垃圾只會對海洋生物造成危害?

錯, 環保署在106年12月到107年7月在台灣89個自來水廠、7個養殖場與2個位於墾丁的海水浴場進行對自來水、海水、沙灘砂礫以及貝類的塑料微粒檢測,結果發現多數的樣品都含有塑膠微粒,也就是塑膠產品經過各種分解放式後所形成的細小塑膠粒。大自然裡每件事物都息息相關,人類也是食物鏈的一環,當海中的生物將塑膠製品吃下肚,人類再去捕撈這些生物並吃下肚,除此之外塑膠微粒也出現在我們的用水中,到頭來塑膠製品也會進入我們的肚子中。

  • 塑膠微粒對人類有甚麼影響?

塑膠對人類的影響也甚大,知名重症醫學專科黃軒醫師表示,塑膠微粒容易引起各種身體反應,包括發炎與神經毒性等症狀,嚴重可能會造成DNA的損傷,甚至致癌。

這裡不得不舉一個我本人親人的例子,家中一名長輩被診斷出乳癌,後來又在腦幹發現一顆足以致命的腫瘤,多名醫生鑑定後,都認為原因應該是塑膠毒素所害,因為這位長輩長期在塑膠工廠上班,塑膠微粒與毒素充斥在他的上班場所,導致身體出現問題。

  • 如何減少塑膠微粒:

如前面所說,塑膠微粒的源頭便是各式各樣的塑膠產品,我們平時在超市的蔬菜水果包裝、每一瓶礦泉水皆會在被垃圾處理及分解時形成塑膠微粒,而解決方法如同過去至現在一直在宣揚的環保概念–減少塑膠用品的使用量。

1.以環保杯代替礦泉水、手搖飲杯與超商咖啡杯,不只可以減少塑膠使用,還可以在各個店家的鼓勵折扣下為荷包省下一點錢。

盡量使用環保袋代替塑膠袋,若真的使用了塑膠袋,希望可以再重複使用它,讓它的作用發展到極致。

2.使用環保餐具代替塑膠餐具,除了湯匙、筷子,我會隨身攜帶一個玻璃保鮮盒,雖然會稍微麻煩一些,但是在裝一些熱的外帶食物時,除了環保還能減少用塑膠裝熱食的機會,降低身體接觸塑化的機率。

3.到市場或是散裝超市購物取代精緻包裝商品,像一般超市賣的雞蛋,使用完後塑膠蛋盒只能回收丟棄,若到散裝超市或市場購買,可以自己攜帶袋子或自家本身的蛋盒購買。或是到市場購買蔬菜與水果,除了價格較為便宜且商品較新鮮外,也可以省下蔬果的包裝盒。

  • 結論:

減塑生活雖然在剛開始時會感到麻煩,且害怕開口請店家使用自己提供的餐具、杯子等,但不管是對於自身健康的一種顧慮,還是對於環境的愛護,減塑生活會是一個直接的方法,減少垃圾的產生、減少塑膠微粒的出現,同時也減少環境負擔,為了各種生物、自己與下一代,共創一個減塑世界。

參考資料:

環保署公布自來水、海水、沙灘砂礫與貝類中微型塑膠含量首次調查結果

https://enews.epa.gov.tw/Page/3B3C62C78849F32F/eeb2418f-86ba-4cdf-a3ca-6d406584d113

你每天都在吃塑膠微粒?茶包、食鹽竟都有!醫師憂:恐滲入淋巴循環或大腦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6008/5323890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