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男人說要跳芭蕾,大部份家人的反應,會有五階段:否認、憤怒、妥協、憂鬱和接受」。《如蝶翩翩》的男主角在劇中用了這句話概括了整個社會現存的性別刻板印象。

《如蝶翩翩》劇情講述已年過七十的老爺爺沈德出,一生皆奉獻給家庭,四處奔波工作養家,不過其實德出爺爺從小就夢想能穿著芭蕾舞衣跳芭蕾舞,但迫於家庭經濟壓力與礙於社會大眾對於「男芭蕾舞者」無形的枷鎖,遲遲沒有機會嘗試,直到他遇見了年輕的男芭蕾舞者李采祿,終於踏出舒適圈,與他一同追夢,相互扶持。

芭蕾雙人舞是必須透過男女雙方共同合力完成的藝術項目,男性與女性芭蕾舞者缺一不可,不過在亞洲社會的性別限制下,不只是在韓國,台灣的男性舞者也少之又少,優秀的男舞者在藝術上付出的努力及辛勞,被社會扭曲的價值觀或刻板印象給抹煞。《如蝶翩翩》探討社會性別刻板印象,芭蕾舞並非女性專屬的舞蹈,學芭蕾的男性並不全都性格柔媚,藝術不該被性別所框架和約束。劇情中反映的性別刻板印象,其實源自於家庭與教育環境,但更多的是媒體在無形之中建構了我們的價值觀,我們看待藝術的視角被媒體侷限而不自知。

筆者從小喜愛收看電視媒體製作的卡通,2006年加拿大和美國共同發行的動畫《芭比之十二芭蕾舞公主》家喻戶曉,成為童年的回憶,以「公主」為主角的芭蕾舞主題卡通,使「跳芭蕾要穿蓬蓬裙」、「芭蕾舞為女性專利」等性別刻板觀念在無意識的情形下不知不覺根植在心中。上述的潛意識使得大多數人對男性芭蕾舞者帶有先入為主的偏見,然而其實我們都忽略了芭蕾舞只是一項的運動,運動員對該項運動的熱忱與喜愛不該被社會框架下的「合宜或不合宜」所歧視與剝奪,每個人都有權利決定自身的喜好並創造價值。

隨著科技日益進展,在孩童的成長歷程中,「手機」逐漸取代「電視」成為孩童的「玩伴」,可即使媒介改變了,媒體形塑與傳遞的性別刻板觀念仍然相同,在接受媒體資訊的同時,對外在世界的認知難以避免被操控,進而產生迷思或全盤接受媒體欲建構的世界觀。「電視兒童」與「手機兒童」一詞正好彰顯了「媒體」在兒童、青少年的成長歷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根據兒童福利聯盟所做的 「2019 年兒少社群軟體使用調查報告」,報告顯示11-14歲的孩子中已有八成擁有手機,手機上的社群軟體、影音、新聞、廣告等透過傳播滲透並形塑孩童的性別刻板印象,例如:洗衣機、冰箱、吸塵器等家電廣告,通常都是以女性作為主角,值得審思的是,家事不應全由女性家庭成員負責,然而在媒體的意識建構之下,逐漸將之合理化。

此外,日常生活中涉及到芭蕾舞相關的手機遊戲,變裝的角色全是穿著蓬蓬裙的女性,似乎貼上芭蕾舞裙是女性服裝的標籤,進而衍生出芭蕾舞是女性專屬舞蹈這類職業刻板印象,從《如蝶翩翩》中沈德出爺爺的家人不支持他成為男芭蕾舞者可察覺這樣的既定印象已默默根植我們的思想之中。

媒體所建構的社會真實,影響力遠超乎我們所想像,甚至可能超越父母、學校等角色,《如蝶翩翩》表層述說的是溫馨的追夢故事,但若試圖從內層角度思考媒體如何操控我們的意識,可以從中發覺媒體即是一個大型的意識形態機器,並決定了何謂社會主流價值。在享受媒體帶給我們的歡樂之餘,該如何避免受其操控是所有閱聽人皆需多加警惕與省思的課題。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