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審、仇恨言論、網路霸凌充斥今天的社群媒體,從公眾人物到毫不起見的市井小民,下一秒都可能成為網路世界中「酸民」的標靶。

網路霸凌宛如猛烈的洪水:部分的確出自對被害者不滿的網友,但其中更多的是留言「卡」、「敲碗」、「求上車」等觀看暴力現場的吃瓜群眾,以及不分青紅皂白跟風謾罵的鄉民。當這些霸凌者面臨指責時,多半提出「認真你就輸了」、「好悲哀把網路當真」諷刺他人的說詞,作為不當言行脫罪的理由。網路世界是否不必當真?而這樣的思考脈絡又從何而來?

匿名機制的出現與危機

身為「i世代」(Information Generation)中段的一員,筆者幼年在初識網路(Internet)時,往往被師長、父母灌輸「網路世界危機四伏」等觀念,叮嚀我們不能在網上洩漏個人資料或真實身份。當時這樣的說詞深植人心,時日今日網路詐騙也依然猖獗:在未經查證的情況留下個資,的確存在人財兩失的風險。然而從中衍生、用於保護使用者安全「匿名機制」,卻漸漸偏離初衷,逐漸朝助長網路霸凌的方向前進—每個人都能成為「鍵盤手」,在不暴露身分的狀態下暢所欲言。因為匿名機制的保護,網路的任何一處都能成為霸凌現場,不僅僅造成個人心理層面的壓迫和傷害,更牽動所有社群使用者的情緒。

網路霸凌(cyberbullying)「是指任何由個人或團體藉由電子或數位媒體,有意圖且反覆對他人進行會造成傷害、不適,或充滿敵意與攻擊性的行為。」[1]而憑藉匿名制的特性,霸凌者得以在不面對被害當事人的情境之中,於任何時間、任何帳號名稱對目標進行攻擊。隔著螢幕傷害他人,使霸凌者對於受害者的反應、事件嚴重性的覺察力急遽下降;同時,匿名制也導致溝通情境的去個人化、去社會化,藉此強化了霸凌者的行為動機、加劇其合理化自身行為的效果。[2]在網路上,許多人將攻擊他人當作宣洩對生活不滿的途徑—透過劃清網路與真實世界的界線,網路霸凌者理直氣壯地將自己的行為合理化。然而,這樣的界線論是否適用於此?筆者並不這麼認為。

網路世界無涉真實生活

2015年發生於PTT八卦版的「母豬教」性別霸凌事件,在當時引發公眾高度的關注與討論。而面對反對聲浪的討伐,「母豬教『教徒』」多半透過「好悲哀把網路當真」這類說詞對受害者進行嘲諷。然而,所謂「虛擬無涉真實」的論點,無論在理論上或者「PTT母豬教事件」一事中,立足點都相當薄弱。[3]當「網路」涉入日常生活的溝通情境—即人們透過它對話、創造意義、表達想法時,「真實虛擬」此時便被建構,真實的情境與虛擬場域相互融合,使得兩者都成為溝通過程的經驗。[4]事發當時,充斥著無數攻擊性言論的女版(WomenTalk)為求自保申請隱藏看版,甚至有板友商議轉往PTT2成立新個版。由此可見,網路霸凌不會只停留在主事者口中的「虛擬世界」—它確實造成真實空間裡受害者心理的挫敗與實質傷害。 

面對網路世界的態度

躲在匿名機制的背後,反串、帶風向過後始亂終棄的惡習層出不窮,雖然被害者能透過司法途徑對攻擊者進行一定的制裁,但筆者認為我國對於「網路公民權」的法律制定以及國民教育的規劃,尚有不少努力的空間。面對網路,人們不該假匿名之便肆無忌憚地攻擊,同時也不能抱著「認真你就輸了」這般輕浮的態度面對網路的一切。 

儘管網路世界真假並存,我們仍然要認真看待「網路霸凌」。 

[1] 張榮杰,〈你嘛幫幫忙-從道德疏離看網路霸凌旁觀者反應〉,396期 (2018 / 12 / 05) , P15 - 18+25

[2] 李安軒,〈「網路霸凌」加害人霸凌行為的動機〉,334期 (2013 / 10 / 05) , P40

[3] 余貞誼,〈「我說妳是妳就是」:從 PPT「母豬教」的仇女行動談網路性霸凌的性別階層〉。《婦研縱橫》,2016,105 22-29。

[4] Castells, M. (1996).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 . Cambridge: Blackwell Publishers.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