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社會可以容忍不同的政治立場,但不應該容忍違法的惡質言論。時間回到今年二月初,那天是國民黨敗選之後舉辦第三次中常會,我參與了前青年團長林家興所舉辦「野生政發會:誰當黨主席」的活動。然而那天在現場不是只有渴望改革的國民黨青年,亦有被大眾視為深藍、極端保守的藍天行動聯盟。

他們將國民黨選舉的失敗,歸咎於黨中央的「軟弱、無力」,更是不停指控、辱罵在場舉辦改革論壇的青年們被民進黨「洗腦」、「受教改養成了堅強的鬥性」、「挺民進黨」…等批判性字眼。在此之前,我們都保持沉默,不願與藍盟正面回應、衝突;直至錢達先生的一句話,引燃現場的導火線,那就是公然對我辱罵「他媽的、雜碎」,引發了雙方的言詞衝突。我認為即便雙方立場不一,也不應有這樣人身攻擊的公然侮辱詞彙出現,每個人都是父母養育長大成人的,豈能容許如此放肆、破壞社會和諧的言行?雖然現場經過雙方人馬冷靜對話、調解,錢達仍然拒絕道歉。在現場有錄影蒐證的情況下,我們決定訴諸法律討回公道,也讓司法來懲戒這種惡質的行為。

藍天行動聯盟副主席錢達並不是一般草莽之徒,還曾任新黨的第三屆立法委員,但他言行暴衝、知法犯法,犯後又拒絕認罪的態度,更在庭上詭辯稱「雜碎」是美國一道著名佳餚,該詞並無辱罵之意,而是指「思想雜亂破碎」,這樣的說法如何能讓人接受?最終歷經了半年的司法審判程序,錢達被判決確犯公然污辱罪,在近日還給我和當天在現場的年輕人們一個公道,也讓錢達先生知道公然侮辱是要付出代價的。在民主社會當中,我們可以容忍不同的政治立場與想法,但不會容許侵犯、辱罵別人的暴行出現。在此次事件當中,除了社會公理的決斷之外,更多的是凸顯藍營世代間、或說是政治光譜的極端與趨向中間的不同價值觀,更值得我們深思。

近年來,許多藍營人士荒腔走板的言行出現在媒體與網路上,身在藍營的年輕人,當然認知到這個體系裡面有多少人把這些台灣社會主流與年輕世代感到傻眼、厭惡的言論視為理所當然。而這些荒腔走板的言行,在網路時代更是容易被放大檢視。今天在政治的場域,早已不是過去追求理性對話與政策思辨的年代,而是盛行檢視失言與放大言論的醜化原則。在這樣的後真相時代中,政治人物的每一個言行舉止,勢必都會受到公民社會的檢驗,而錢達等人的食古不化,正是在每一次的曝光中重傷台灣社會對於國民黨的印象,也抹煞藍營青年的努力。

所有政治工作者都知道,負面新聞的傷害遠大於正面訊息帶來的效益,在網路世代更是明顯,然而錢達們的荒腔走板,正是在提供綠營源源不絕的彈藥,讓綠營可以藉此高唱「難道你要投國民黨」而說服台灣社會投票,從而繼續毀憲亂政、貪污腐敗的執政作為。讓人不禁懷疑這群人是否是真的如他們所說討厭民進黨、愛護中華民國?愛之適足以害之,希望司法的判決可以讓錢達先生和他的朋友們從此清醒。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