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環保經濟不斷擴張,從環保杯套、環保吸管到環保餐具,像是威客杯、大象杯,甚至到之後主打可以不用吸管就能喝珍珠奶茶的FLOAT,這些環保相關產品推陳出新,但是這真的有達到環保的目的嗎?之前曾有許多關於環保產品的爭論,到底環保真的為地球盡一份心力,還是是商人賺錢的手段,亦或是盲目的追求?

先就環保杯套而論,因政府的限塑政策,使得環保杯套盛行,如果是手作的話還好,但很多企業活動等,會在活動會場贈送環保杯套,而那些環保杯套大多時候並不會被使用,帶回家之後就擺在ㄧ旁,像這樣的情況,別說環保了,算入製作成本、能源消耗,簡直變成一種浪費。

再來說環保吸管,之前<環保吸管?救了海龜卻殺了北極熊!>這篇文章提出制作環保吸管(玻璃、不鏽鋼材質)的耗能其實是很高的,另外還要再加上運送的碳足跡,因此認為環保吸管並不環保,引發環保人士的辯論。然而觀察身邊有買環保吸管的朋友,真正有使用的比例甚至不到五成,很多人買了之後就因為懶惰不帶出門,或是覺得清潔不便而不使用,久而久之高耗能產製出來的環保吸管就被遺忘在角落,又形成浪費。因此我認為如果只是為了跟上潮流,真的沒有必要購買,或是不如購買像是竹子這種可分解的材質。

我更認為,環保杯套和環保吸管只是一種做半套的環保行動,如果大家願意用自己的水壺、環保杯裝手搖飲料,就不需要使用環保杯套,如果願意口對口喝,也就不需要使用環保吸管了。當然因為像珍珠奶茶這種有料的飲料是台灣的一大特色,有部分人還是有吸管的需求,但如果不是很常喝加料飲料的人,自備環保杯或是用水壺裝才是最環保的做法。

但是看似很環保的環保杯也曾引起了很多爭議,像是如果是為了環保,那為什麼要花更多成本、資源做多款顏色,或是字樣呢?雖然環保產品的目的都是希望大家可以減少製造垃圾,好看的造型、顏色、方便性也是為了吸引更多消費者加入環保的行列,但為了拉攏消費者而消耗更多的能源,究竟有沒有達成效益平衡呢?這些都是廠商還有購買主打「環保」商品的消費者必須思考的問題。

最後不得不探討一下跟環保息息相關的—淨灘,現在很多環保團體、企業都會舉辦淨灘活動,像台客劇場這樣的youtuber也會發起淨灘,甚至近期還有音樂季結合淨灘活動,號召民眾一起保護海灘。相信舉辦這些活動的組織都立意良善,參加的民眾肯定也是想為地球盡一份心力,但還是有很多淨灘活動可能已經失去了原本的核心價值。舉例而言,有些企業、舉辦單位會提供免費的袖套、防水手機套給參加淨灘的員工、民眾,如此一來,一邊撿垃圾卻一邊在製造不需要的垃圾。再者,有些淨灘活動會舉辦比賽,通常以秤重來作為排名根據,但這樣卻造成民眾不願意撿重量輕卻對生態危害更大的保麗龍,諸如此類的例子都是現今台灣的淨灘活動的缺失,也是當我們在參加淨灘活動時必須一再考量的。

減塑,對大部分的人來說很難達成,畢竟人人有惰性,一次性餐具還有塑膠的存在確實為我們帶來便利性,但再這樣下去,人類終將自食惡果,當在轉發環保相關貼文、同情海龜和北極熊的同時,能否真的好好想一想,到底怎麼做才是最好的。環保,不應該只是商人營利的手段,也不是企業為了打造自己的形象所做的宣傳,更不是一時的風潮,而應該是一種生活的態度,如何廢物利用,減少製造的垃圾,才是環保的價值。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