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書 藍白立委不能漠視民意

    2025.05.14 | 15:44

    藍白立委不能漠視民意 民主的真諦在少數服從多數,然而這需建立在程序正義及充分發言的前提,然而藍白兩黨卻做不到。 以今天三讀通過的《核管法》及《刑法修正》而言,整個立法程序可以說是相當的的粗糙,不只未經委員會充分討論,就連到表決的時刻,都有許多的立法委員並不知道要表決什麼版本,甚至是通過什麼版本,然而這兩個法案對於人民而言可以說是相當的重要。 就以《核管法》而言主要是在討論是否要讓核三廠延役,然而就現有的核電廠而言,面臨了設備老舊、核廢料無處存放、重啟成本過高等問題,面對這些複雜的問題,做到充分溝通,凝聚社會共識是相當重要的事情,然而我們的藍白兩黨憑借著人數優勢就將法案碾壓通過,可以說很不負責任。 再者就是《刑法修正》,這次藍白兩黨所要修正的是關於妨礙司法罪章中關於脫逃罪的部份,這不只關乎到司法的公正性更關乎到人身自由的保障,然而如此重要的法案,居然要等到表決後才知道到底修正了什麼,這不只將司法威信踩在腳底更是對於人權的踐踏。 所以我們看到藍白兩黨在面對如此重要的法案時,都能用如此輕率的態度了,這要讓我們如何相信他們呢?所以希望大家可以站出來連署,讓國會可以恢復成願意溝通的國會。 
  • 投書 立法院秘書長憑什麼逃避質詢

    2025.05.02 | 09:48

    立法院秘書長憑什麼迴避質詢 這週三,立法院司法法制委員會邀請立法院秘書長、議事處長、法制局長列席,針對「3/25晚間立法院違法會議及違法表決之適法性、是否有違公務員服務法?」進行專案報告,並備質詢。 然而,相關人員卻選擇缺席、放鳥在場的立委,這是對於民主最壞的示範,根據《立法院職權行使法》第5條、《立法院各委員會組織法》第2條規定,委員會可以要求相關人員列席、報告、備詢。立法院祕書長掌握立法院預算、人事、行政資源,憑什麼不被監督?周萬來秘書長今天選擇背道而馳、大開民主倒車,實在讓人感到遺憾。 在韓國瑜院長的帶領下,本屆立法院不只多次通過傷害人民權益的法案,如今立法院更帶頭做了最壞的示範,直接關起門來,逃避監督,這不只傷害了民主,更是破壞了人民對政府的信任。 為了讓立法院可以重回正軌,請大家一起提起筆加入連署的行列,給立法院一個重開機的機會。汰換不適任的立委,並對韓國瑜院長這一年的表現投下不信任票。 
  • 投書 嘉義需要醫學中心

    2025.01.16 | 15:31

    醫學中心於過年前,其它區域的醫學中心評鑑即將揭曉,而其中備受矚目的焦點乃是是否會增設醫學中心醫學中心為國家最高層級之醫療院所,於民國77年開始至今,共有22家的醫學中心,而醫學中心於疾病的治療上可以說是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大部分急重難罕的病人都會收治於此),不僅於此,更承擔起教學與研究的重責大任,也就是說醫學中心可謂是國家醫療發展的棟樑然而長期以來,台灣的醫學中心卻面臨了幾個問題,像是醫學中心過多的問題,以醫學中心設置之標準,是以200萬人口需有一家醫學中心,而照這樣的標準,台灣現有醫學中心的數量是遠遠超過這個基準的(照這個基準醫學中心只需有12-13家即可),這也造成了醫療資源過度被稀釋,然而更嚴重的問題是分配不均以現有的制度,我們將醫療做區域的劃分,以求醫療資源可以平均分配,以落實醫療平權,然而我們看到現況是醫療資源過度往北部集中的情形,尤其是往台北區集中(像是台北區就有10家的醫學中心),這裡不可諱言的,大台北地區(北北基)是台灣人口最集中的地方(約莫700多萬),自然而然資源也會往此集中,然而我們看到在醫療資源的分配上,大台北地區顯得出現過多的情形而在這樣的狀況下,更加劇了醫療的不平等,使得如何合理分配醫療資源成為現今公共衛生政策上重要的考量,而醫學中心的設置是有助於彌平區域醫療不平衡的一重要手段也就因此,我們看到了,於去年甚或是前年的醫學中心評鑑,這樣的考量就被放大了,像是台大新竹升格為醫學中心,就是為了解決桃竹苗地區長久以來醫療資源不足的問題(最近醫學中心為桃園林口長庚,通常需通勤40分鐘甚至更久的時間),可以說是相當的不方便,是以增設台大新竹嘗試解決區域醫療分配不均之問題再者我們看到最近呼聲很高的義大醫院,也有相同的考量,就義大醫院本身所位於的醫療分區(高屏區)而言,其醫療資源是充足的(300多萬的人口具有3家醫學中心),然而因為高屏地區地理狹長,人口分配並不均勻,是以亦出現了醫療資源分配不均的情形,而義大醫院的升格亦有助於解決區域醫療資源分配的問題然而在現有政策底下,有一個地區就成為政策孤兒,就是雲嘉地區(包含南彰化及北台南),在這個區域總體人口約莫200多萬的人口,然而長期以來卻沒有一家醫學中心,是以若發生重症都需南征北跑(最近的醫學中心距離都超過40分鐘),可以說是相當的不公平,是以在這個地方是有增設醫學中心的必要是以,醫學中心的設置,除了專業的考量外,更需要考量到正義(分配的問題),是以雲嘉地區需要有一家醫學中心,以落實醫療資源的平均分配,更能落實醫療平權
  • 投書 法務部針對墮胎修法可行嗎

    2024.11.02 | 16:54

    今天法務部預告要修正墮胎罪的罰金將大幅的提高,此舉引發了大篇幅的討論在討論這個之前,先來說明我國的現況,我國是否允許懷孕墮胎,答案是在符合一定的條件下(優生保健法第9條)的情形,是可以的,若非是本法所規定的情形而實行墮胎可能會有刑法第288條墮胎罪的問題而這次法務部擬修正的重點乃是將刑法第288條墮胎罪,關於罰金的部份大幅的提高,像是將刑法第288條第一項,罰金3000元的部分大幅提高至8萬元,法務部對外的說明乃是刑法關於墮胎罪以不合時宜再者修正墮胎罪的罰金範圍乃是為了讓刑法各罪的罰金級距可以趨向一致,然而這樣的說法可能有問題雖然在台灣在某些條件下,是允許懷孕婦女可以實行墮胎,讓胎兒死亡,然而觀諸現行法令的設計,台灣對於合法墮胎的限制,可以說是相當的嚴苛,像是需要因疾病或可能對生命產生危害方能執行之,再者就優生保健法第二項之規定,若有配偶者,不只要滿足第一項各款所列舉的情形亦需得到配偶的同意,方能實行墮胎,也就是說在台灣,婦女之自主權是受到相當程度的限制的是以,如果今天在刑法墮胎罪之處罰,若將現行的處罰方式變得更加的嚴格(罰金大幅提高),對於懷孕婦女身體自主權而言 ,是受到更大程度的限制,而法務部理應更詳細的說明為何要如此做及所要保護的法益為何,需要將罰金大幅提高才能應對,而非僅用兩句話就草草帶過,方能在人權的保障上能更加的周延也就因此,我反對法務部此次的修法
  • 投書 國民黨以我不在青島東路回應遊行訴求正當嗎

    2024.05.28 | 14:13

    國民黨以我不在青島東路回應這次的遊行訴求正當嗎這次藍白所主導的國會改革,由於充斥的太多的程序不正義及條文本身更是嚴重將現今的憲政秩序破壞殆盡,於是乎引爆了許多年輕人多次聚集到立法院前面(俗稱稱青鳥行動)而國民黨以我們不在青島東路來回應這次遊行,象徵著台灣不只在青島東路的一種聲音,我們應該尊重更多的聲音,然而這樣的論述十足的荒謬可笑首先國民黨完全沒有搞懂為何這次會引爆如此大的群眾浪潮,國民黨依然以群眾是受到特定政黨的煽動才前往抗議,這群人是沒有思辨能力,然而國民黨可能忘記了,在台灣民主早已是我們的日常,民主早已是台灣人的DNA, 台灣人不需要因為特定政黨的一句話或因害怕某特定政黨,而順著某特定政黨的意志去做某一件事情,這也反應在當今的社會運動當中,是無法有單一政黨能撼動如此大量的群眾並且帶來如此大的社會力量而今天會有如此多的群眾站出來,乃是因為看到了當十年前我們在反對的黑箱國會,而如今卻又回來了,這樣大大違背我們習以為常的民主價值,如今卻又出現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年輕人會不會我們今天不站出來,未來我們的民主就不見了,故才有如此多的年輕人站出來聲援,然而我們的藍白陣營卻推給單一政黨的慫恿,顯然的我們的藍白藍帶陣營對於民主的知識是如此的匱乏再來是邏輯的謬論,我們看到了藍白陣營跟上次罷免韓國瑜那樣使出邏輯的謬論,上次罷免韓國瑜的投票,韓國瑜以高達93萬被罷免高雄市長,然而時任的高雄市長以沒有投票都是支持我的人來淡化罷免的合理性,然而照理足見邏輯的謬誤,我們都曉得民主為少數服從多數,而投票是一個較為簡單得知何謂多數,何謂少數的一工具,然而我們時任的韓市長卻以沒投票給他的都是支持他的來做論述,這裡會凸顯幾個問題,第一若沒有投票都是支持他的,而因為沒有可以量化的工具可以顯示,如何可得知沒有投票給他的即為支持者,這樣容易淪為各說各話,一點客觀性都沒有再者我們看到了國民黨提到了我們沒有在青島東路試圖做反制,然而國民黨似乎亦犯了跟韓國瑜一樣的錯誤,在遊行的現場我們可以清楚得知有多少群眾是對於此次行動的支持,然而若以沒有在青島東路都列為對於此次行動的不支持,而去論述社會社會不只有一種聲音,將是一種過度簡化且不科學的行為也就因此從國民黨青年團的聲明,我們可以發現國民黨不只對於民主智識是匱乏的,更對於邏輯的訓練更顯得不足,而淪為硬拗之詞,在這裡也要奉勸國民黨好好的面對自己的錯誤,不然只會引燃群眾更大的怒火
  • 投書 特赦陳水扁可行嗎?

    2024.05.07 | 11:49

    特赦前總統陳水扁可行嗎?於近日來傳出蔡英文總統有意在520之前特赦前總統陳水扁,而特赦可行嗎?在理解特赦可行嗎之前,先來理解整件事情之脈絡,前總統陳水扁因於總統任內涉犯多起貪污案,於卸任後遭致司法追訴亦被判刑,然而服刑期間,其因為身體因素而無法繼續執行,故向主管機關申請保外就醫,亦獲得時任的法務部同意,讓其可以保外就醫,也就因此在其保外就醫期間,其相關案件依法停止執行及停止審理然而陳前總統於保外就醫期間卻多次被媒體拍到違反保外就醫相關規定,就讓外界質疑其是否有保外就醫之必要,是否需要把陳前總統關回去,以杜悠悠之口,然而這裡又牽扯到複雜的問題,其中一個就是政治問題,陳前總統保外就醫乃是在於敵對陣營擔任總統期間,然而若將陳前總統關回去,將出現在一己陣營執政之時,這樣不只更難杜悠悠之口亦讓本身的支持群眾難以接受,也就因此特赦陳水扁的議題就此浮出檯面而特赦是否代表是無罪的意思呢?回答此問題之前,先回答何謂特赦,所謂特赦乃是總統根據憲法第40條,可以行使大赦、特赦等等的職權,而其法律效果乃是規定在赦免法第3條,受刑之宣告者,經特赦者可以免除其刑,而這就代表無罪的意思嗎?不竟然是如此,其還是有罪之意,而是其刑可以不用執行,而是否有真的無罪之可能呢?在特殊的情況下,經特赦是有可能為無罪,然而這裡可能違背國民情感(貪污無罪對於民眾冀望廉能政府有所落差),也就因此陳前總統若希望真的無罪只能另求司法救濟再者有人就會擔心陳前總統所犯的乃是貪污治罪條例,而有些案件因其身體因素而目前暫停審理當中,就其不法所得已遭凍結之部分,若日後受特赦,其所遭受到凍結之不法所得,恐因失去主刑的效力,而需歸還給行為人,其乃與國民情感與立法目的相互衝突(不希望犯罪行為人因犯罪而獲得不法利得),而這樣的擔心並非沒道理,根據我國刑法第40條第一項之規定,我國不法利得之沒收原則上為從刑(需有主刑的存在方可存在),然而因為其可能存在漏洞,於前些年,增訂了40條第3三項,讓其在例外的情形具有獨立性,而陳前總統似可適用之也就因此陳前總統特赦的議題,從法律上而言及相關配套而言似乎是一可行之方向,而吾亦贊成將陳前總統特赦,主要有幾個理由,第一,我國在於陳前總統是否貪污一事因其身份之特殊性,以讓社會衝突許久,亦讓社會難以有和解的可能,第二人非完人,孰能無過,我們不可否認陳前總統或許的一時迷糊犯下了難以饒恕之錯誤,然而陳前總統亦為此付出一定程度的代價,也就因此吾認為在法律的許可下給予陳前總統特赦不只是一個可行的方向亦可讓社會更加的和藹
  • 投書 從南韓選舉看到賴總統的執政困境

    2024.04.13 | 00:23

    從南韓選舉看到賴總統的可能執政困境前些日子,南韓剛結束其期中選舉,選舉結果由在野黨囊括大多數的席次,讓執政黨未來幾年註定成為跛腳總而這次南韓總統文在寅團隊,之所以會大敗,有媒體就歸納了幾個重要的原因,包含了官員屢次的爭議言行、民生經濟讓人們感到不信任及在野陣營的分票等等,其中一個我認為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經濟的衰退這幾年由於複雜的國際情勢(疫情加上通膨),又加上近日來面臨美金升息的壓力,世界各國無不面臨了高通膨及原物料上漲的壓力,也就因此使得全球的進出口產業大多呈現衰退之情形,又加上近年來全球化逐漸走向區域對抗,使得地緣政治的風險日趨提高,讓世界各國的經濟無不陷入一大挑戰,而南韓也並並不例外就報導指出,南韓2023的經濟成長率僅0.3%,遠低於OECD會員國之平均3%,也就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南韓的經濟是呈現大幅度的衰退的,我們更看到了南韓年輕人看不到這個國家的未來,覺得這個國家無法給他們帶來希望,故為了求生,在南韓的年輕人普遍興起了鐘點就業的情形,所謂的鐘點就業乃是一份工作的工作時間普遍不長(通常不超過18個月),有更多更是所謂的非自願鐘點就業,細究其原因我們可以發現其乃是因若非進入到他們所謂的大型企業(他ex:三星),他們不知道哪個職業足以讓他們做一輩子的(取自報導者)然而對於工作的無力感還並非他們對於這個國家失去信心的主因,更甚者還有他們節節高升的物價使他們難以承受,就以最著名的青蔥而言,其青蔥之價格短期之內從幾百塊韓元快速飆升至2000塊韓元,使其被生活的壓力壓的喘不過氣來,然更令人無言的還有官員不知名間疾苦的發言(取自聯合報)也就因此,南韓政府因為經濟的危機使得執政黨注定成為跛腳總統的命運,而借鏡台灣,台灣實在不可不慎在台灣雖然我們因受惠於地緣政治及我們的技術優勢(晶片及ai產業),使得我們有良好的產業條件也使得我們的經濟是穩定的,然而我上述所述的全球性通膨危機、升息的壓力等等短期間應屬無解的難題,而雖然台灣對此也做出了相對應的措施(例如調漲電價以反映成本等等),然而還是有可能一不小心就演變成像南韓那樣的信任崩盤,也就因此未來的賴總統行政團隊一ㄓㄜ定需要劍及履及,方能不步入南韓的後塵,最後葬送掉執政權,而唯有做到細膩的溝通,才能把所有的危機都轉化的機會,讓台灣可以持續的前進,而任用卓榮泰擔任首任的行政院長是很好的第一步
  • 投書 代理孕母在台灣可行嗎

    2024.04.04 | 17:56

    代理孕母合法化在台灣可行嗎?代理孕母合法化合法化在台灣已爭議26年,而在台灣代理孕母在台灣可行嗎?代理孕母俗名為子宮出借,通常會有二種方式來完成代孕形式,第一個形式是透過男生的精子與女生的卵子移植到第三方的子宮裏,讓其在裡面著床並形成胚胎,第二種方式乃是透過男生的精子及第三方的卵子進行體外受精的方式後移入第三方的子宮,藉此來解決不孕症及同婚家庭想擁有家庭的問題,然而代理孕母也因為爭議使得此法案爭議許久就健康方案,代理孕母可能會出現高機率的妊娠高血壓,而妊娠高血壓對於孕婦而言是一個相當危險的疾病,不管對於孕婦或胎兒皆然,像是可能會影響孕婦的生命亦或是胎兒的生長情形(像是發生子癲前症),而在代理孕母的案例中,由於胚胎為非自己的卵子懷孕(通常為第二種情形),較易產生免疫排斥的問題盡而產生妊娠高血壓的風險,而增加孕婦的死亡風險,再者也有醫師提到由於在進行人工受孕(此指代理孕母)之前通常需要注入大量的荷爾蒙,而荷爾蒙的分佈與骨質大有關係,也就因此可能增加骨質酥鬆的風險,最後可能會讓胎兒的健康受到影響,也就因此代理孕母在台灣的醫界大多採取保守的態度再者就是代理孕母可能會出現的法律及倫理道德的風險,其中最明顯的問題就是器官商品化的問題,以國外的案例,會去做代理孕母的通常為經濟弱勢,也就因此常出現經濟弱勢的代理孕母於做代理孕母後出現雙重剝削的情形,讓其處境更加的艱難也就因為代理孕母存在健康及法律倫理道德總總的爭議,始終對於袋裡孕母都是持較為保守的態度,然而並非代理孕母並沒有討論的必要 而代理孕母為人工生殖法的其中一項方法,其中一項目的就是為了讓不孕症患者可以像正常人那般擁有小孩,或許有人會問人工生殖選項如此,想要小孩也不一定要自己懷孕,為何一定要代理孕母不可,然而這裡應該不是說一定要代理孕母不可,而是多一種選擇,像是如果用在無子宮的患者身上(可能為天生 疾病切除 免疫疾病等原因)其就可能成為少數能選擇工具的其中之一,這對於他們而言是公平的再者代理孕母可能亦可以解決同志家庭想要小孩的問題,以現有的法規範而言若同志家庭想要有小孩,目前只能透過收出養的方式來完成,跟異性戀的家庭而言,選擇是少很多,先不論收出養制度對於同志及異性戀是否在同一個天平上,光是在工具的選擇,同志就與異性戀相差甚遠,也就因此這對於他們而言是不甚公平的也就因此,代理孕母在台灣現行的社會氛圍可能是難以被接受的,也可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然而希望這個議題在台灣有被討論的可能,讓期待至少是平等的
  • 投書 對醫護人員提告是對於醫病關係的破壞

    2024.03.29 | 11:57

    對於家屬的際遇感到同情但不能理解為何提告醫護近日來發生了寶林中毒事件,造成了兩個人死亡的悲劇,其中有一個死者家屬要提告醫護以釐清是否有醫療疏失,但我認為這是不妥當的在這兩個案例死亡案例中均為病程極為快速,不到一個星期人就重症死亡,其中一例更被驗出了罕見的毒素米酵菌酸,而這個毒素目前在台灣僅出現一例,再者若為這個毒素所引發的中毒只要劑量極輕微就會造成極大的傷害且目前只有支持性療法沒有解藥,也就是說在這樣的情況下,醫師只能盡力的救治,而病人的狀況是否會好轉則充滿了許多不確定的因素,而這裡分享一個重症醫師時常分享的概念這個重症醫師分享了他在17年icu時所遇到的一個病人,當時病人入院檢查僅只有輕微的症狀,而做了許多檢查也無發現有明顯異常,唯一一個明顯的異常是二氧化碳濃度過高,當時許多醫師都在猜測他到底怎麼了,隨著這名婦人的狀況愈來愈差,他被轉送至加護病房救治,然而這位婦人到底怎麼了?許多醫師還是無解,還是充滿了各種的猜測,也猜著會不會是一個極為罕見的情形,其中一個就是肉毒桿菌中毒,而若為肉毒桿菌中毒以台灣當時的狀況,收治的病人只有零星個案且也沒有標準品可以拿來檢驗,唯一一個檢驗方法只有打在老鼠的身上看老鼠的反應為何,然而打下去,老鼠死了,唯一的希望可能也幻滅了,而在這樣的狀況下病人的狀況一直以來是很差的,家屬也對其不抱有任何的希望,然在家屬及醫療團隊的相互信任下,婦人於幾個月後可以恢復正常並且向當初救治他的醫療團隊表示致謝,這一切不是奇蹟而是基於雙方的相互信任這一切的一切都在在的顯示一個觀念,在疾病的面前,病人 家屬 醫療團隊彼此都不是敵人,唯一的敵人只有疾病,而唯有透過三方的彼此信任,才能讓疾病得到治癒,然而就算醫療在怎麼進步,有時候病人的癒後可能還是會非常的差甚至一步步的走向死亡,而此時還是需要雙方的諒解 與體晾,才不會陷入彼此防禦及不信任當中,最後造成多輸的局面,也就因此彼此的治癒就會顯得相當的重要而最後我想說的是在這件事情當中,醫療人員盡力的救治每位病患,然而可能不近人意,而這時最不缺的就是相互的責怪與責罵而是體諒與理解,唯有體諒與理解才能創造多贏的局面
  • 投書 在健保問題上廖偉翔委員凸顯其沒有做足功課

    2024.03.27 | 17:32

    廖偉翔的健保知識不及格近日,廖偉翔先生針對健保點值一事,質詢行政院長及衛福部長,看似立意良好,但卻看出廖委員沒有做足準備。廖委員指出現今健保環境下,存在點值不等於價值的問題。尤其,在近日醫學中心倍增的情形下,問題可能更加嚴峻,使得醫療院所只能以減少支出及發展自費醫療等方式來維持收支的平衡。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乃是因為現行健保點數的給付是根據總額給付,而近年因為通膨及醫療支出的增加使得健保的點值逐漸縮水,甚至在近日更傳出可能1點不到0.8元的情形,於是乎我們的廖委員提出了健保點值特別條例,希望把健保的點值以投入3800億預算的方式,保障其點值至少都在0.95元,雖然這看似解決了問題,卻凸顯其對於健保問題的完全無知。健保的收入來源主要來自保費的收入,而根據健保法的規定,保費的來源主要出自於被保險人、雇主及政府(約莫95%)。也就是說健保財政的好壞與當年度經濟好壞是高度正相關的。但健保近年來的虧損狀況可說是日益嚴重,主要原因是因為有愈來愈多的醫療項目納入健保,造成健保的支出大幅增加,所以如何增加健保的收入就成為主要的問題。我們看到廖委員提及希望透過特別條例的方式,讓健保的點值至少維持至每點0.95元,這就會產生幾個疑問了。第一,    是錢從哪裡來?在總額不變的前提下,若支出並未改變,而總額需維持在點值每點0.95元,恐怕只能大幅調漲保費及健保部份負擔,才能達成此目標。但若以現今的民情,台灣人能否接受這個方案?第二,3800億是否為常態編列?若3800億非常態編列,以現有的方式,乃是以基金的方式編列之,但現有健保另一收入來源乃是由公益彩券及健康捐等公益基金而來。然而,台灣現在的公益基金光是用於癌症與某些疾病的防治就已連年虧損。按照此狀,廖委員若想以基金方式撥補之,長遠來看,除了無法解決健保財源不足的問題,且恐會使其與現行的健保制度有所扞格。也就因此我們發現廖偉翔委員可以說是沒做足了功課,故懇請廖委員在為民謀福祉前請做足功課,方為人民之福。
  • 投書 台灣醫療所面臨的困境

    2024.03.20 | 16:31

    成大醫院事件看到了台灣醫療產業的縮影近日來成大醫院因為刀房的護理師人手不足,使得許多的手術都無法進行,而成大院方為了解決此一問題以強制護理師加班及任意調動護理師的執勤位置來彌補原先的人力缺口,然此一做法看似解決了問題卻帶來了強大的副作用,像是護理師因此身心出狀況、其他單位開始出現人力缺口、病人的權益受到更大的損失等等.......然而這個問題是成大獨有的問題嗎?不,這個問題可以說是台灣醫療環境的通病,像是之前台北馬偕因四年一度的醫中評鑑,業務量大增,然而人力並沒有跟著相對應的增加,雖有做出延攬新進護理人員及將在線下的護理師請回來幫忙等措施,然而人力的缺口實在太大,亦沒有辦法有效的應付如此龐大的業務,故只能以關閉近兩百床來作因應這裡我們也看到台灣醫療環境長期以來面臨的問題,人力不足的問題,很多人或許會問人力不足,增加人力就好啊,然而就現有的醫療環境而言,增加人力並非是一件如此簡單的一件事,像是之前我們一直提到的護理師這個行業,所需要做的工作非常的龐雜,然而薪水卻跟勞動力不成正比的,而雖然歷經了多年的努力,我們的主管機關有聽到基層護理師的需求,有致力於職場環境的改善,像是夜班津貼的加給,三班護病比的入法等等,然而醫療機構長期以來人力不足的問題,光是這些措施恐怕只是杯水車薪,像是我們看到成大的案例,資方就會以支援他單位來躲避需核發加班費之事實,又或是加班費不依法申報等等,這也就讓我們的基層呈現一個看的到但卻不吃不不到的情形也正因為如此,造成了許多醫護人員最後只能選擇離開救人的志業,而日後也將面臨生不起的窘境而要如何解決這樣的窘境呢,我認為,責任不該只有在衛福部,而是我們的政府單位需成立一個跨部會的溝通平台,方能有效的解決此一問題持續的惡化,亦能讓病人的權益可以得到保障
  • 投書 太陽花十年與民進黨的人才斷層

    2024.03.19 | 08:55

    太陽花十年與民進黨的人才斷層十年前的3月,有一群年輕人看到當時的政府,要把台灣整個綁進中國,他們擔心台灣會因此失去自己的主體性,他們選擇佔領國會來表達不滿與擔憂,即便這樣的作為可能會為他們帶來可怕的後果,然為了可以下一代更好的未來,只能義務反顧拼一次也正因為他們的勇敢與義務反顧,讓我們歷史的節點上我們可以做出正確的選擇,在2018年,全世界都轉了個彎,原本世界各國都與中國友好,然因發現中國的崛起將會對於世界的秩序造成莫大的威脅,也就因此逐漸轉成對抗,其中又以美國的態度最為強硬(美中貿易戰),台灣也因為在這樣的節點上逐漸與中脫鉤,加深對美之連結,使台灣在這波貿易戰不只未受害反而還受益,更使台灣日後幾年的經濟成長打下穩健的基礎,這都在在的顯示台灣在這場學運中做出了正確的選擇而在這場學運中的另一收穫乃是青年的聲音逐漸受到重視,在這場學運之前,我們看到在政治的場合鮮少有年輕人,而年輕人的聲音也鮮少受到重視,也就因此政治淪為老人說的算,少數人說的算,然而在2014之後,年輕人的聲音逐漸受到重視,也逐漸成為影響選舉的關鍵因素,使得各大陣營都不得不把年輕人的聲音納入首要的政見,我們也看到了許多青年政治工作者也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讓我們的政治可以注入一股活水與活力然而以往我們都認為年青人可以跟民進黨畫上等號,然而隨著民進黨時間愈來愈久,民進黨離年輕人就愈來愈愈遠,這乃是因做為執政黨為了需穩健,故在執政上不大可能一下子就往前進,這也就讓年輕人覺得好像民進黨上台亦無法解決任何問題,也就因此對民進黨逐漸從希望轉成失望,盡而不願再政治參與也就因此在太陽花運動的十年,民進黨如何讓年輕人重回當時參與政治的熱情,在穩健執政之虞亦能保持年輕人的熱情活力,將是民進黨首要任務,而這也是政黨政治是否能持續注入活水的一個主要因素
  • 投書 台灣醫療m型化的省思

    2024.03.15 | 12:59

    台灣醫療M型化的省思前些日子,台灣打破了以往醫學中心上限,新增了三家醫學中心,於今年又面臨了其他區域的醫中評鑑,若無意外的話這個例外將會持續,然而我們必須要問台灣需要如此多的醫學中心嗎?在台灣由於醫療可近性及民眾藉由習慣的關係,大多數民眾生病習慣往大型醫療院所,這也讓我們看到了大型醫療院所時常人滿為患甚或是被癱瘓的狀態,或許有人會問在台灣不是有分級醫療嗎?然必須很坦承的說在台灣分級醫療是不成功的而政府的政策又加劇了這個現象的產生,在今年台灣打破了以往的慣例新增了三家醫學中心,雖說健保署長對外宣稱有無升格醫學中心影響並不大(從區域醫院升格至醫學中心見到給付約莫只成長了0.16%),看似如此,然實則不然,在台灣,醫學中心跟區域醫院雖說有分級上的差異,然而就疾病的診治上,醫學中心能診治的並不一定區域醫院就不能診治,也就因此我們看到了醫學中心跟區域醫院是有某種程度的重疊,既然是如此,為何許多醫院都爭搶成為醫學中心這裡可以從幾個層面做討論,第一個是醫院財源的問題,若從區域醫院升級成醫學中心,在健保的給付上是可以看到明顯的增長,而這些財源可以讓醫院經營有更多靈活運用的空間,再者對於醫院的名聲也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在台灣民眾只要看到醫學中心這四個字通常是代表著對於自身醫療水準的信任,也就因此有機會為自身的醫院創造更多的客源亦創造更多的財源,也就因此我們看到了在台灣若是本身是醫學中心無不卯足全力鞏固自己醫學中心的地位若為規模較大的區域醫院則拼近全力成為醫學中心,因這不只關係到醫院經營的好壞與否更關係到醫院本身的面子問題然這裡就會有問說,在台灣不是還有地區醫院及基層診所,然而就有如我前面所提及的在台灣因民眾習慣往大型醫療院所就診及各醫院都想成為醫學中心,讓台灣基層醫療院所的空間受到嚴重的擠壓,也就因此我們可以在台灣基層院所(地區醫院等)大多能存活下來的皆為大型醫學中心底下的地區醫院,其經營壓力方可小些,而許多基層院所在這樣的環境下可以說是寸步難行,難以生存這裏不經讓我門反思在台灣我們時常倡導分級醫療的重要性,然而因政策使然,使得我們離分級醫療的路日趨遙遠,而這裡不經讓我們思考在台灣分級醫療會不會終究只是個空談?
  • 投書 虐兒案,社工不該成為系統性問題的代罪羔羊

    2024.03.13 | 19:03

    檢警人員不應把社工師上銬的影片公諸於世這幾天發生了舉世譁然的保母虐童案,全台灣都在撻伐該名保姆實在過於慘忍,而這裡也看到許多聲音是責怪社工師的聲音這個事件中社工師固然有錯,但也不該成為這個事件中的主角,現實當中的社工師工作內容包羅萬象,舉凡長照服務、高風險家庭的介入及經濟救助等都可以看到社工師的身影,然而我們看到社工師不只工作內容內容繁雜也因為工作性質的關係更時常要接受來自家屬的負面情緒,亦時常會受到個案的暴力對待,然而我們看到我們的國家對於社工師是不友善的,包含了長期以來人力不足,高同時的問題,使得社工師的工作環境更顯得雪上加霜,使得我們的社工師只能用熱情來燃燒,讓其不被無情的現實消磨殆盡在回過頭來看到這件事,這件事剛發生之初,就有人將新聞的焦點指向社工師,認為社工師沒有進到完善的通報責任,然而我們看到這次事件所要呈現的問題卻是長期的系統性問題,包含長期以來我們托育系統(包含今日的主角保母)虐兒個案時有所聞,問題在哪?而要如何確保保母的品質等等......都值得我們好好來討論,然而將所有的過錯推給一名社工師,讓該名社工師成為此事件中的代罪羔羊,擔負起他不應擔負的責任實屬不再者我們看到我們看到這次檢警大動作將該名社工師上銬的影片公諸於世,更是顯得矯情,姑且不論有無合法,就先公開上銬畫面於眾人,就使社會大眾產生一定的定錨效應,那就是此人一定是犯了什麼滔天大罪,所以才需如此大費周章,將其上銬的畫面公開,然而我們看到了在這起事件中,該名社工師或許有責任,但也絕非是對於男童死亡的直接加害者,這樣對這名社工師可以說是非常的慘忍也會讓其留下難以抹滅的陰影更為社會對於社工的形象大打折扣,可以說是影響非常大,故希望檢警可以為這樣作秀的行為致歉最後則是希望在這次的事件中,我們要冷靜下來,不要尋找替罪羔羊,希望是一個改變的契機,一個可以給我們更好的下一代的契機
  • 投書 掛號費取消上限可行?論市場機制與公平性

    2024.03.12 | 19:27

    取消掛號費的上限,對於民眾的就醫行為有影響嗎?前些日子,行政院通過取消掛號費上限,讓掛號費的價格回歸市場機制及行政費用。就此,有民眾擔心醫療院所會不會漫無目地的調漲掛號費?民眾會不會因為生病,而看不起醫師,近而導致延誤就醫呢?儘管我們的主管機關不斷地澄清台灣醫療院所眾多,若醫療院所無上限的調漲掛號費用,也會因為同業的競爭而被淘汰,政府機關也會做相對應的把關,如請公平會調查有無聯合漲價的行為。然而「取消掛號費天花板」的消息一出,民眾是有疑問且擔心的,也因為如此,醫療院所的人潮比平日減少許多。於多日後,在許多民間團體的倡議下,民眾發現取消掛號費上限的影響,似乎不如預期地嚴重,讓醫療院所又恢復過去的人潮,民眾的疑慮也慢慢消散。從這裡我們針對掛號費進行討論,掛號費到底需不需要隨著物價波動而調整呢?這裡就要先釐清究竟「何謂掛號費」,所謂的掛號費,是醫療機構的行政管理費用,根據過往的醫療分級會因在不同的醫療級別,而訂定不同的掛號費額標準,並統一規定收費上限,也因如此,以往醫療院所若要調整超過主管機關所訂定之掛號費,都需請主管機關備查。然而近年來,物價不斷的上漲,我們的薪資水平也隨著政策調整而提升,但我們的掛號費卻與數十年前相同,沒有太多的調整幅度,讓許多醫療團體大聲呼應,希望掛號費有一定的調漲,並取消掛號費的上漲的限額,以反應成本,更能維持其醫療品質。對於反對者而言,掛號費並不能僅依市場機制,更是關乎於病患跟醫療院所的信賴關係,若掛號費隨著市場機制而波動,恐出現弱勢者的就醫權利就此被犧牲等。就我的觀察而言,掛號費並不能單純依賴市場機制,在台灣因擁有健保的關係,使得我們用很低廉的成本,享受高品質的醫療,故我們並不能期待著「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在現今,通膨壓力持續存在的前提下,若我們必須維持高品質的醫療水準,適時的調漲醫療價格就會是必要的,但要如何兼顧醫療人員的成本及病患的權益,就值得我們好好深思了。
  • 投書 台灣交通安全所面臨的困境

    2024.03.10 | 20:03

    台灣交通安全所面臨的困境這幾天因為交通部取消1200元以下違規記點及不開放檢舉,引起了許多討論,其中不乏批評此舉是讓道安大退步,然而也多有緩頰的聲音,而這也讓交通安全的議題在次浮出水面於去年,台灣的交通環境,被外國媒體評論為行人地獄,不只讓台灣的國際形象蒙羞,也讓台灣開始重視行人安全,我們的政府也提出一系列的措施,誓言打造更好的行人環境,包含更嚴格的執法、道路環境的改善等等......然而一年過去了,我們的用路環境有因此突飛猛進嗎?沒好像沒有,反而是許多改善措施因造成民眾的不便而引起大規模的反彈而不了了了之而這裡我們看到了要改善交通環境絕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更多時候是需要經年累月的累積才有可能達成,尤其在台灣更是如此,在台灣,交通環境存著幾個重大的問題,其中最為嚴重的地方乃是缺乏系統性的管理,這也就造就了在台灣有關交通的法規  道路設計 甚或是主管機關等是繁雜且凌亂,在這樣的情形下,會造成幾個嚴重的問題,第一會使道路用路人無所適從,最後駕駛人變成完全憑藉著自己的經驗在駕駛,也因為如此造成意外等不斷的發生,再者就是一國多制的情形,各司其職的情形,而在這樣的情形,我們交通主管機關因權責權限的不明造成互相卸責的情形,而最後只能無疾而終也就因此去年行政院通過道路交通安全基本法,首要目標就是希望將交通管理能有系統性的管理,以落實人本交通的精神,然而我們實不應忽視行政機關各單位的本位主義,若改善交通安全的目標只是淪為口號或是較為空泛的目標而較無具體的施政作為恐難脫離行政本位,故最後恐又不了了之最後希望快樂出門,平安回家不在是口號
  • 投書 台灣精神疾病照護所面臨的困境-病友無法有效的重回社區

    2024.03.03 | 08:41

    台灣精神疾病照護所面臨的問題-2於前幾年,我們與惡的距離講述著精神病患殺人,人們的反應,社會亦時常出現精神病患傷人或殺人的新聞,都會讓人覺得精神病患是否等於不安全?而這裏也凸顯了台灣大多數人對於精神病患的想像,乃是他們是不安全的,是一顆不定時炸彈,所以社會普遍不願接納他們,也導致他們只能在陰暗的角落默默的哭泣,而這更凸顯了台灣精神疾病照護的問題精神疾病的照護牽扯到 司法 醫療 心理 社區等複雜的層面,然這裡所要談論者乃是社區的問題,在台灣,因為近年來大家生活壓力大,出現身心問你的比例逐年升高,我們國家也投入許多的資源在此上面,包含前些年精神衛生法的修法,使得強制就醫的法定程序更為周全,讓病人的人權更有保障及去年衛福部提供青年免費的心理諮商,讓青年學子的心理健康得以得到重視,然而我們發現還是強調在於醫療資源的投入精神疾病的照護跟一般疾病的照護相同,都是希望其能痊癒並且能復歸社會,然而在台灣,除了上述所說的社會對於精神疾病的普遍不了解及資源過度集中於醫療外,還有就是我們的社區資源過於的貧瘠,我們雖有康復之家,提供病友康復及復健的地方其亦與社區做一定程度的連結,像是跟社區周遭的廟宇 、教堂、公園等結合,讓其有一個身心放鬆的地方,也可以與在地做連結,然而對於病友而言,就算康復之家社區連結做的在深厚,畢竟跟自己之生長環境、原生家庭還是不一樣,也就因此在這樣的情形下,病友是需要花更多的時間來適應然有沒有對於病友更好的方式呢?其實是有的,就是以家為中心,讓病友可以在自己最熟悉的家庭,最熟悉的社區完成康復並融入社會,就像是吃飯喝水那般一樣的自然,有鑒於此,衛福部希望透過像長照社區據點那般,建構精神疾病社區據點,讓病友們可以在最熟悉的地方完成復健及復歸社會,以達成社區化及家庭化的目標再者精神疾病的復健,病友們的相互扶持也是相當重要的一環,也就因此病友團體的設置是重要的,像是近年來有專門為精障團體所辦的體育比賽,希望透過彼此的切磋競技,讓彼此可以相互分享及一同走向康復的道路,讓彼此都能擁有一個健康的人生也就因此我們發現精神疾病的照護是環環相扣、缺一不可的,希望我們可以創造一個更友善的環境,讓精神病友的康復之路可以更加的順遂,我們的社會也能更加的友善,一起迎向有愛無礙的社會
  • 投書 台灣醫學中心過多?還是分佈不均?

    2024.02.27 | 14:40

    嘉義需要有一家醫學中心近日來北部新增了三家醫學中心,讓醫學中心的議題再度浮出檯面,有些人擔憂醫學中心過多可能會稀釋健保的資源,然一個問題卻是台灣目前的一大隱憂即是醫學中心分佈不平均的問題,我們看到台灣約莫有20多家的醫學中心,然多數卻集中在大台北地區,而又以台北市為最大宗,而這造成了醫療資源被排擠的現象,就以前陣子剛升格的台大新竹分院為例,以現有的情形,桃竹苗約有300多萬的人口,然卻只有一家醫學中心(林口長庚),然該區域彼此之間的距離又是相對的遙遠,也就造成了該區的居民若生重病都需要南來北跑,才能得到較好的醫療照顧,有鑒於此,近年來開始有聲音說該區應在增加醫學中心,在多方的努力下,終於催生出另一家醫學中心(台大新竹)而在西部平原的彰化到台嘉南地區也面臨同樣的問題,該區域的人口約莫為400萬人,彼此間到距離也遙遠,然而卻只有3家醫學中心(彰基 成大 奇美),這也就造成了許多民眾若生重病只能千里迢迢就醫,可以說是相當累人,再者我們看到該區是全台老化程度最為嚴重的區域,而長者大多有許多的慢性病及行動都較為不便,也就因此是需要更多的醫療資源投入的,更強調醫療可近性的重要,然現實卻非如此,有鑒於此我認為該區亦應在增加一家醫學中心然要成為醫學中心,需具備有醫學中心的量能,包含急 重 難 罕病患的救治及臨床的教學研究等等......可以說是任務繁重,若無具備該量能恐會淪為口號而就以該區頗具規模的嘉義基督教醫院而言,該院雖是區域醫院的規模,但早已達到醫學中心的規模,在醫療方面有許多傑出的表現,像是在癌症治療上面,透過多專科的合作,讓癌症病人有更好的照顧,有效延長其壽命及生活品質,也就因此該院在癌症治療的成效可以說是相當的顯著,有些癌症的存活率還超過醫學中心的平均(像是口腔癌),再者在內視鏡治療上也有不錯的表現,像是內視鏡的胃腸道癌症治療,透過內視鏡的治療,讓胃腸道早期癌的患者有機會可以不用手術,以避免較多的組織遭受破壞,進而影響其功能,而有更好的癒後,不僅是如此,為了給予病患更好的照顧,於前些年完成了手術大樓的興建,亦添購了達文西、複合式手術室等,就是希望讓在地的區域得到更高品質的照顧不錦是如此,該院亦有充足的研究量能,有許多論文的發表皆能刊登在國際知名的醫療期刊(像是胃鏡縮胃),也就因此讓該院有更充足的研究品質及研究量能故基於上述的理由,我認為西部平原(彰化到台南)應在多一家醫學中心,而嘉義基督教醫院我認為是一個合適的選擇,讓其升格,不只對於該院有益處,亦是嘉惠於在地的鄉親,有鑒於此希望在今年的評鑑可以讓西部平原在多一家醫學中心
  • 投書 在野黨是在守護食安?還是作秀?

    2024.02.24 | 18:57

    在野黨真在意食安?還是在做秀近日來因為台中的一片肉驗出西布特羅,鬧的滿城風雨,各大陣營都迫切的想知道真相,捍衛食安,然而我們看到在野黨的表現真的是在捍衛食安嗎?就以前些日子是否召開食安專案報告而言,在野黨的說法一變在變,不僅如此在野黨的發言更背離了憲政慣例及相關議事規則,就以在野黨所提出在常會期間召開臨時會及加開院會等皆是過去皆未有之,也是法所不允許,就召開臨時會而言乃是在常會之外若有必要召開臨時會,然而我們看到立法院的常會為2月及9月,在今年的2月20日為本屆立法院第一次常會,也就因此在此前提下是無召開臨時會的必要,再者就另一在野黨所提出的於隔日加開院會而言,更顯得荒謬至極,雖在野黨亦有說明過去亦有相關之先例,然而其並未明白,過去加開院會之先例,乃是因為議題繁重,故需要耗費多日來處理之,故有需要加開院會來因應,然我們看到這次大家所關注的議題只有一個(食安),實不應加開院會來處理,從這裡我們看到在野黨於做相關發言時,僅以聲量的有無作為其唯一考量,而將法律視為無物,而這樣的情形我們如何相信在野黨有足夠的能力來捍衛民眾的權益呢?再者我們看到在野黨不只無視法律更無視事實及科學,就以檢驗的標準及結果而言,就顯得其是以政治做為唯一考量,就肉品檢驗而言,此事最主要的爭議點乃出現為何眾多台糖的肉品僅有極少數的肉品驗出極少量的受肉精,已台灣的養豬現況,所採取的乃是群養的方式,不僅是如此,台糖為了確保其品質,飼料亦源自於臺糖本身的公司,也就因此在此情形下,若有問題將出現問題極有可能是整批的肉品均有問題而非單一肉品出現問題,亦即在這樣的情形需讓人懷有是否有其他污染的可能而本次事件的主角西布特羅,因毒性極強,價格相當高昂,故目前只做為實驗用,而於前些日子,我們主管機關追查我國西步特羅的進出口及流向,發現進口的數量極少且都為實驗用途,也就因此很大的機率為實驗室污染,然而我們在野黨為了踐行其政治利益,一直否認其可能性且要中央付出權責,實屬令人無言也就因此我們看到在野黨於這次食安事件間並未有效的監督而是為了政治利益背棄了法律及科學,而在這樣的前題實難相信在野黨是有心的在捍衛食安,而這也非全民之福
  • 投書 台灣精神疾病照顧省思-病患家屬隨想

    2024.02.20 | 10:10

    在精神病房的隨想在台灣精神疾病一直以來是大家避諱的問題,精神病房更是被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有許多人對於精神病房的想像可能是裡面非常不自由,沒有人性,病患都會大吵大鬧的,然而這裏只是其一並非全部在病房裏,是以像家那般的佈置及有許多好玩的活動可以參與,或許有些人會很好奇為何需要這樣,這裏呈現了幾個重要的功能,首先最重要的地方乃是要讓病人可以順利的康復並順利的復歸社會,跟生活在一起,也就因此生活化的治療方式是有其必要的,像是病房的佈置如家那般的溫馨,讓病人不會因為身處在陌生的環境而感到害怕,讓病人能有在家那般的熟悉感,也就因此為了讓病患不會因為環境的改變而害怕,病房佈置盡量以家為主,讓病人可以在像家一樣的地方接受治療,再者回歸社會最重要的一里路乃是需要有能力與人互動,讓社會能接受他們,也就因此每天都有各式各樣的團體活動讓病友們參與,諸如看電影、手作課程、唱歌等等等........透過這些活動讓病人彼此可以放下心防,融洽的相處在一起,也透過彼此的分享,讓復原的道路可以不在如此的艱辛與漫長,因為每個病人就像家人那般的依靠在一起,讓彼此不在孤獨然而這些是全部嗎?當然不是,在病房裏雖然強調生活化、家庭化等等的方式來陪伴病人度過最難熬的時光,然而精神疾病它終究也是疾病的一環,而面對疾病,藥物是一個重要的武器,在藥物的幫忙下可以讓治療的效果事半功倍,所以藥物在精神疾病的治療上是重要的,然而並不是每個病人都願意吃藥,有些病人可能會因為不配合吃藥而產生抗拒甚至是攻擊的行為,也就因此讓病人願意吃藥就成為病房裏首重的任務,而這裡有一個重要的心法,就是耐心 、細心與愛心,也就是所謂的三心,透過引導、傾聽與同理的方式讓病人可以從no變成yes,也讓復原之路可以不在遙遠而或許有人會問在精神病房裏是否會有不自由的地方,不可諱言是一定會有的,病人因為疾病的關係,所以很多的時候可能會出現意識的混亂,盡而出現攻擊自己或攻擊他人的行為,而為了保護病人及其它人安全,所以需要做適當的約束,以防傷害的發生而面對精神疾病是一個漫長且艱難地道路,病友是難以跟社會接軌,也就因此希望透過這篇的介紹讓大家可以更理解精神的疾病的照護,以減少歧視及刻板印象的發生,讓我們可以一起創造一個有愛無礙的環境,讓精神病友們有一個快樂 安心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