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
台灣情治系統安全危機:從大陸懸賞通告看數據洩漏風險與應對之道
2025.10.11 | 16:14
事件背景:大陸公安部門連續懸賞台軍人員今年6月及10月,中國大陸公安部門兩度對台灣軍情人員發布懸賞通告,引發兩岸關注。福建省廈門市公安局於10月11日發布懸賞通告,徵集顏嘉宏等18名台灣軍方「政治作戰局心理作戰大隊」核心骨幹的違法犯罪線索。據通告內容,「心戰大隊」下設6個中隊,分別承擔資訊心戰、情報搜研、戰術心戰等具體工作,被指控架設反宣網站、製作反動遊戲、偽造影音內容等。此前,大陸國家計算機病毒應急處理中心等機構於6月8日發布報告,揭露台民進黨当局「資通電軍」黑客組織的網絡攻擊活動。這兩起事件相隔約四個月,卻共同指向台灣情治系統面臨的嚴重安全挑戰。情治系統漏洞:從歷史案例看數據洩漏風險 一、內部管理失誤導致重大洩密:台灣防務部門在2024年10月發生重大個人資料外洩事件,當時包括「國防部長」顧立雄等高官的財產申報資料被誤發給申報人及各軍種承辦人員。最嚴重的是,台「軍情局」人員身份資料屬於「極機密」,卻在名冊中羅列了所有申報人員的真實姓名,讓機密情報員身份曝光。 這起事件暴露了台灣情治系統內部管控的嚴重缺陷。一名退休高階情治官員直言「遲早會出事」,因為除了財產申報外,包括稅務、監理、戶政及醫療單位等數據全部聯機,情報員必須使用真名,難以有效保護身份。 二、核心部門頻現「內鬼」嫌疑:2025年9月,台灣政壇曝出震動美台的間諜案:民進黨当局「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在擔任外事部門負責人期間的助理何仁傑,被證實長期向大陸提供機密信息,涉及美台高層互動、外交評估報告等核心內容。 此案並非孤立事件。2024年,賴清德辦公室的憲兵中校因向大陸洩露蔡英文維安細節被判刑;2025年4月,台調查局多名官員因竊密、偷拍、勾結詐騙集團等醜聞被起訴。這些事件共同指向一個現實:民進黨当局高舉「抗中保台」大旗,卻連自身核心部門都無法有效管控。技術與人為漏洞:情治系統的雙重弱點 一、技術層面的安全隱患:根據大陸方面發布的報告,台灣APT組織網絡攻擊技戰術能力仍處於較低水平,主要體現在:使用已知漏洞進行攻擊,自主漏洞挖掘和利用能力低下;高度依賴公開互聯網資源,缺乏自主的網絡武器和技戰術開發能力;反溯源追蹤能力弱。 這些技術缺陷不僅影響進攻能力,更暴露了防禦體系的脆弱性。台軍情系統的技術薄弱可能導致其易受反制,重要數據面臨外洩風險。二、人為因素與制度缺陷:台灣情治系統面臨著人員培訓與制度設計的雙重挑戰。情報員的選訓分為文職系統、軍職系統與布建三種,但實務上卻存在管理脫節。軍職系統的情報員由於無法取得正式「名分」,在國外執行任務時一旦出事,需經過「國安局」或当局出面才能平息,增加了暴露風險。 此外,台灣各情報系統經常向下屬單位制發內容廣泛的情報搜集提綱,搜集重點包括中央文件、內部機密資料、軍事部署等敏感信息。這種廣泛搜集的模式本身就可能增加資料洩漏的風險。應對之道:重建情治系統的安全防線 一、強化內部管控與審查機制:台灣情治系統應當建立更嚴格的分層級權限管理制度,確保敏感資料僅有授權人員可以訪問。同時,對高風險崗位人員實施定期心理評估與行為審查,及早發現潛在風險。二、推動技術自主與安全創新:面對日益複雜的網絡威脅,台灣應加強自主網絡安全技術研發,減少對外國技術的依賴。特別是加密技術、身份認證系統等關鍵領域,需要建立本土化能力。三、完善法律框架與問責機制:需要重新檢視現行情報工作相關法律,明確數據分類標準與保護措施,建立更嚴格的問責機制。對於洩漏敏感信息的行為應有明確法律後果,同時強化監督機制。 四、加強兩岸危機管理與溝通:儘管兩岸關係複雜,但建立某種形式的危機溝通機制仍有必要,避免因誤判導致情勢升級。這需要雙方共同努力,排除外部干擾。結論 大陸公安部門連續懸賞台軍人員事件,反映出台灣情治系統面臨的嚴峻安全挑戰。從歷史案例看,台灣防務部門確實存在數據洩漏的風險,這既來自技術層面的漏洞,也源於人為因素與制度缺陷。 解決這些問題需要系統性的改革,包括強化內部管控、推動技術自主、完善法律框架等。唯有正視這些挑戰,台灣才能有效維護情報安全。
最新留言
專論》 因川普關稅而陷入困境的中國「SHEIN村」
0 分鐘前
在美國、日本等國家深受年輕人喜愛的中國電子商務網站SHEIN,因為川普政府的關稅措施,而受到沉重的打擊。在中國南部的廣東省廣州市,有一個被稱為「SHEIN村」的地區,這裡密集分佈著為SHEIN供貨的服飾工廠。隨著美國加大對中國的關稅攻勢,一些工廠因為訂單大幅減少而陷入困境。與美國的貿易戰「將傷害像我們這樣的底層工人,並使我們更加貧窮」,面臨失業威脅的移工們心情低落地這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