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書 空中堡壘 六代機的中美之爭

    2025.05.11 | 21:40

    美國空軍的下一代空中優勢計畫(Next Generation Air Dominance, NGAD)和中國成都飛機工業集團的「大三角」六代機設計,正在制空權的競賽中激烈對抗,中國軍隊公開多款新型登陸艦艇,一度令美國陷入美蘇冷戰時的史普尼克危機(Sputnik Crisis),美軍急需一款超越F-22的戰機而產生軍事焦慮,用以對抗中國的殲-20與未來更先進的六代機,美國NGAD計畫的進退維谷恐讓自身陷入被動劣勢。美國NGAD計畫的關鍵角色將由B-21隱形轟炸機和未來隱身加油機擔任,而戰鬥機則聚焦於穿透性和多用途能力,這款制空戰機將搭載下一代隱形僚機(Collaborative Combat Aircraft, CCA),以實現群體作戰的效能。理論上,NGAD聯隊的制空飛行性能應超越現有F-35機隊,其配套空戰子系統應具備更高水平的探測、通信和武器整合能力。然而,NGAD的高成本和技術挑戰使計畫前景不明朗,這也讓中國空軍得以抓住機遇,快速縮小與美軍的技術差距。NGAD的高昂成本成為可能計畫暫緩的核心問題,有人駕駛戰機與無人載具的權衡也讓美軍內部出現分歧,傳統有人駕駛戰機代表著穩定的技術基礎,但無人僚機如CCA則提供了更高的戰術彈性與穿透能力。這樣的設計分裂意味著美國需要重新定義空戰思維,而這可能導致時間和資源的浪費,拖延部署進度。1955年爆發的一江山島戰役中,中國解放軍成功運用海空聯合作戰,迅速攻陷國軍的島嶼防線,當年行動揭示了對制空權的掌握直接決定戰局。在當前的情境下,美國空軍的航程限制可能成為弱點,特別是在面對中國遠程精確打擊武器的挑戰時,缺乏靈活的部署能力可能使美軍陷入戰略被動。一江山島戰役凸顯制空權的爭奪,背後是更廣泛的科技和供應鏈博弈,航空科技的發展依賴於先進材料、發動機與晶片等關鍵技術,而這些領域是中美技術競爭的核心,中國若能在技術自給自足上取得突破,將對美國及其盟友形成極大壓力。美國的NGAD計畫試圖重塑空中優勢,但高成本和技術分歧使其進展緩慢;而中國空軍則藉助快速的技術整合和靈活的戰略部署,正在逼近乃至超越某些美軍優勢。如同一江山島戰役揭示,制空權不僅取決於單一裝備的優劣,更需要全面的戰略協調與技術支撐。在這場新時代的「空中堡壘」對決中,誰能真正掌控制空權,也將決定未來全球軍事秩序的走向。作為為專欄採訪作家
  • 投書 土地正義迷霧 台中市府裝睡

    2025.04.29 | 09:58

    台中市黎明重劃區內的「黎明幼兒園」違建尚未拆除,法院纏訟16年至今仍屹立不搖,今年台中地院法官率隊前往現場進行拆除前的測量,卻遭園長林金連公開阻撓,台中市府的無為而治,不僅損害了公共利益與法治尊嚴,也讓土地正義陷入一團迷霧。所謂土地正義是指使用與分配公平對待所有權人,秉持社會整體的公共利益,私人違建如果長期占用公共土地,惡意阻礙市政重劃區的後續開發,市民的生活品質與城市發展將會受到影響。黎明幼兒園的違建案,除了私人利益凌駕於公共利益,還有市府的陳陳相因,才讓土地正義無從實現。台中市政府在此案中儼然行政怠惰,不去協調園長並且配合法院執行,卻將責任往外一推,司法人員不敢有所作為,至今才會歹戲拖棚。台中市府的行政機關沒有落實法院判決,導致違建至今屹立不搖,以行政權霸凌司法權,顯然破壞了權力分立的原則,也損害了司法權威。行政機關一旦選擇性地執行司法判決,就會有無數的黎民幼兒園,如何恢復公共土地的正常使用,土地正義恐怕只能尋尋覓覓。黎明幼兒園一案凸顯台中市府對土地正義漠視,行政機關毫不尊重司法權威,褻瀆法治社會的基本原則,難道這是就媽媽市長的苦民所苦?​作者為專欄採訪作家
  • 投書 言論自由還是「敘事詭計」?

    2025.04.11 | 09:40

      中國配偶劉振亞(暱稱「亞亞」)公開發表「武統」言論遭到驅逐出境,這類說詞卻被不肖政客以言論自由包裝,試圖以「受害者」角色影響台灣輿論,刻意掩飾論述背後的實際惡意,恐讓台灣陷入「敘事詭計」。  「敘事詭計」是流行於推理小說寫作的普遍手法,作者透過主觀介入故事,別於第三人稱的客觀描述,刻意誘導讀者嘲向錯誤假象的方向靠攏。這種手法如同中國陸配的統戰之說,透過塑造特定情節,刻意影響目標群體的認知情感。  亞亞認為自己沒有鼓吹武統,強調絕無違反法律,解釋是在分析現實,提醒大家避免戰爭。這恐怕是中國精心設計的「敘事詭計」,旨在透過受害者敘事,進行認知作戰與話語操控,已經超越單純的言論自由範疇,甚至頗有軍事宣傳的意味存在。如同普丁認為是烏克蘭迫害俄羅斯族人,促使他發動戰爭,至今仍舊烽火未平,全因基輔已經「徹底瘋了」,這是他在接見傑出軍人的公開談話。如今,我們若還停留在言論自由層次,忽略「敘事詭計」的背後目的,即是透過重複謊言,使其最終被人視為「真理」,恐讓台灣陷入國安隱憂。  陸配發動的「敘事詭計」不可輕忽,切莫夾雜個人情感而模糊焦點,關乎國家安全的認知作戰,如何能以言論自由來瞞天過海?作者為專欄採訪作家
  • 投書 台中治安走歪 過度執法常態?

    2025.03.23 | 10:11

      台中日前傳出「誠品母女烏龍竊盜案」引發關注,一對母女在誠品書店購物,當下店家誤報竊盜,遭到大批警方強行帶回調查,年幼女童當場嚇哭,最後證明並無犯法,也衍生出執法比例失衡的常態問題。  比例原則要求公權力的行使應與目標相符,避免對人民造成過度干預。根據報導當時多名警員圍堵母女,無視母親請求讓她尋找大女兒,硬生生將她們帶到警局。最終證實並無竊盜行為,警方卻未進行任何補救措施。如此粗暴執法,是否代表台中市府對警察權力的刻意放任?  這起案件在警方未查證事實的情況下,當街攔截母女並且限制行動,甚至對年幼兒童造成心理創傷,由於當下出現至少五位警員,顯然不只是個別警察的執法問題,而是台中市政府長期對執法標準的莫衷一是。當警察變成不分青紅皂白的打壓工具,市府應責成警局強化執法教育,避免無辜市民再度受害,確保警員理解比例原則;建立申訴機制,受害民眾應有明確的管道向市府反映問題,而非縱容警察濫權;透明調查與道歉,市府應立即調查誠品母女案的執法過程,向受害市民致歉,恢復社會信任。  當警方過度執法違反比例原則,凸顯維護治安缺乏裁量準則,市府應責成警局強化執法教育,而非當作個案還掩耳盜鈴。作者為專欄採訪作家
  • 投書 壯促法之亂 草率立法的政治交易

    2025.03.12 | 11:17

      民眾黨立法委員吳春城因《壯世代政策及產業發展促進法》(簡稱《壯促法》)爭議辭職,該法被指立法過程欠缺周延考量,恐將衍生利益衝突的相關問題,不僅引發社會大眾對立法草率的質疑,也凸顯出耐人尋味的政治交易。  《壯促法》旨在促進壯世代政策及相關產業發展,但在立法過程未經充分討論,法案第五條要求政府建立壯世代金融行動方案,提供金融商品;第十二條推動壯世代觀光發展,建立壯世代旅遊行銷品牌;第十七條要求政府編列壯世代事務預算。這些條文內容空泛,缺乏明確的執行細則,恐被有心人士利用。  吳春城被指利用立委職權,刁難行政部門,透過刪凍預算等手段,要求各部會配合《壯促法》政策,甚至涉嫌圖利其家族企業。民眾黨主席黃國昌面對吳春城爭議仍無明確回應,當自家立委陷入利益衝突爭議,黨內上下卻是三緘其口。民眾黨內部對吳春城的處理態度模糊,未能及時展現應有的紀律性和透明度, 如今藍白立委滅火同意審查,已讓社會大眾產生政治交易的想像空間。  《壯促法》的爭議耐人尋味,暴露草率立法和利益衝突,藍白立委一手促成壯促法之亂,既不廢除還將審查甩鍋民進黨,難掩政治交易背後的暗渡陳倉。作者為專欄採訪作家
  • 投書 在野內鬥不止 難敵罷免風潮

    2025.02.24 | 21:39

      台北市議員鍾小平公開承認在參選立委期間,接受立法院黨團總召傅崐萁贈送的一萬份競選小物,再度引發外界對於黨內權力鬥爭關注,這起事件不僅暴露國民黨的內部矛盾,恐將助長罷免的合理性。  立法院長韓國瑜高喊罷免門檻25%不合理 ,聲稱已經造成台灣內部衝突。如今看來國民黨的內鬥問題率先浮現,連黨主席朱立倫都曾坦言,國民黨應該改名為「內鬥黨」,想要渡過罷免難關,恐怕最大敵人還是自己。  鍾小平坦言傅崐萁「送」他一萬組競選小物,恐將涉及政治獻金申報不實,甚至還有偽造文書之嫌,若是「中國饋贈」也將違反「國安法」,接受境外勢力影響選舉。國民黨的內鬥形象勢必助長罷免風潮,當在野黨將精力耗費在內部鬥爭時,無法有效監督執政,反而可能引發民眾反彈,進而提供罷免的合理性。  國民黨的內鬥戲碼正在強化罷免的合理性,而非不同立場的政治競合,當國民黨還在訴諸民粹反制,殊不知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作者為專欄採訪作家
  • 投書 迷霧中的預算 藍白民主背叛

    2025.02.12 | 10:41

      中央政府114年度總預算案在國民黨與民眾黨聯手審議下,刪減超過2000億元並凍結金額逾1500億元,最終確定的刪減與凍結數字,竟然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企圖送交總統府來公告。此舉不僅是對憲政體制的挑戰,更顯露出政治算計凌駕程序正義。  依據現行法令,總預算案應由行政院編列後送至立法院審議,並經由立法程序確認後,方能交由總統公布。然而,在此次預算審議中,國民黨與民眾黨的行為卻顯示出明顯的違憲疑慮。他們未能以公開透明的方式完成預算案的討論與表決,而是以一種草率的方式進行政治操作。  憲政體制的核心在於權力分立與制衡,而立法院的預算審議權正是用以監督行政權的重要手段,如果立法機關未經充分討論即將不完整的預算案匆匆送出,無疑是在褻瀆自己職責。這種對程序的漠視,直接侵蝕了憲政體制的基石,讓立法院形同虛設。此次國民黨與民眾黨聯手操作預算審議,背後的政治動機十分明顯,刻意在審議過程中製造混亂,未經充分討論即迅速刪減與凍結大量預算,藉此向行政院施壓,甚至博取選民支持。在如此龐大的預算案中,每一筆刪減或凍結的金額都應有清楚的依據與公開的討論,這是對民主原則的基本尊重,否則就是「黑箱作業」。  總預算案應以程序正義作為基礎,避免草率任性的政治操作,如果就連刪減與凍結數字都無人知曉,請問總統如何公布?作者為專欄採訪作家
  • 投書 反制「統戰」嚴防在地協力者

    2025.01.22 | 22:33

      中國統戰樣態觸角深入網紅引發關注,透過臺灣在地協力者,舉辦包含旅遊訪勝、文化交流、體育賽事等活動包裝,目的為在當中置入行銷「中國世界觀」,民眾稍有不慎就會淪為宣傳工具,也讓統戰成為國安危機。  兩岸關係的冷戰時期從50至70年代風行草偃,當時兩岸空飄傳單的現象頻傳,文宣內容呈現多元訴求,目的在於製造心理矛盾與認知對立。第二次世界大戰,空飄傳單已經成為宣傳利器,兩岸均付出極大人力與物力投入,隨著傳播科技日新月異也加深其廣度與深度,利用網紅媒體作為政治洗腦。  中共的心戰策略分為「三大心法」作為主軸,第一、透過國際媒體發表論述,掌握詮釋權的輿論戰;第二、藉由網際網路潛移默化的心理戰;第三、假藉兩岸和平共處的形象戰。當前兩岸關係正處詭譎多變,我國防安全的最大隱憂首重心戰,在新傳播科技如雨後春筍般發展的當下,意味各種宣傳戰略更能無所不在的滲透其中,普羅大眾理應培養媒體識讀,才能避免中共無孔不入的統戰心法。  反制「統戰」的全民國防時代已經到來,為能得知中國輿情與政策走向,唯有提高媒體識讀的判斷能力,才能抵擋中共無孔不入的宣傳手法。作者為專欄採訪作家
  • 投書 柯文哲假辭職不如真退黨

    2025.01.10 | 10:17

      柯文哲日前於羈押庭上再次強調不會「假辭職」。台北地檢署偵結起訴京華城及政治獻金案,裁定柯文哲以7000萬元交保後又再度羈押,即便民眾黨目前對外以黃國昌為「代理黨主席」,已讓各界霧裡看花,與其留下話柄遭人詬病,柯文哲不如退黨以表決心。  柯文哲辭職與否直接影響與案內證人的接觸問題,檢方抗告理由指出可能透過黨內事務影響案情調查,加上內部聲音認為柯文哲若正式辭職,恐將引發黨務真空,這使得柯文哲的「辭職」成為一場政治與法律間的拉鋸戰。民眾黨內先前堅持要他留任,難怪外界認為「辭職」只是虛晃一招。  柯文哲與民眾黨的兩極態度迫使這場「辭職秀」掀起陰謀論,柯文哲先前在羈押庭上多次強調,會在短期內完成交接,指派立委黃國昌為接班人。但值得注意的是「交接」並非一蹴可幾,過程中的任何拖延都可能被視為一種形式上的辭職,實質上的留任。若柯文哲在未完全放手黨務的情況下繼續參與決策,即使不直接牽涉案情,也難逃「假辭職」的質疑。柯文哲的處境更突顯了「黨職分離」的重要性,身兼黨主席與涉案嫌疑人的雙重身份,如何在法律要求與政治現實尋求平衡,民眾黨的內部考量無疑加深了這種矛盾,柯文哲何不考慮退黨一勞永逸?  柯文哲不如退黨以表決心,也能排除外界認為「辭職」只是虛晃一招,不僅招來了一人政黨的專權形象,還讓十八相送戲碼荒唐上演。作者為專欄採訪作家
  • 投書 表決正義淪喪 誰在沒收人民的罷免權?

    2024.12.26 | 09:27

      立法院日前內政委員會審議《選罷法》修正草案上演「封鎖鬧劇」,國民黨團在未經充分討論之下,於1分鐘內完成草案審查,以封阻會議室隨即提報院會,不僅顯示國會運作的光怪陸離,更凸顯出表決正義失守,儼然沒收人民的罷免權。  立法院的粗暴程序已經背離民主精神,此次《選罷法》的審查過程,如同一場預設結局的荒謬鬧劇,國民黨團在開議前以桌椅封鎖會議室門口,還以塑膠膜阻擋,刻意限制民進黨立委進入開會,這種行徑完全背離了立法機關應有的程序流程。獨裁表決的程序安排,已經損害國會的正當性。  國民黨為了提高罷免門檻,在國會上演民主獨裁,惡意削弱公民權利 ,從表面上為了防止濫用罷免制度,實際上將導致罷免權力形同虛設,進而削弱公民對公職人員行使監督的權力。罷免制度是民主體制的重要環節,它賦予人民對不適任官員進行問責,形成選舉之外的補充機制,提高罷免門檻,等同於讓公民參與政治的成本更高,也讓不作為甚至失職的官員有恃無恐,最終受害的將是台灣的民主質量。  立法院長韓國瑜應對此事表明立場,啟動相關機制,確保未來的審議程序回歸正軌,表決正義一旦淪喪,人民的罷免權失守,恐讓台灣民主根基面臨更深層的挑戰。作者為專欄採訪作家
  • 投書 笑看藍營「中堅份子」

    2024.12.12 | 09:05

      國民黨立委吳宗憲連連失言近期引發各界撻伐,先是陷入館長陳之漢的「球版爭議」,後又直播狠酸身兼中華職棒會長的民進黨立委蔡其昌在「蹭」棒球,背離普世價值的「歪樓」言論,恐已淪為享受孤立圍堵的「中堅份子」。  「中堅分子」(Hard Core)源自沉默螺旋理論(The Spiral of Silence Theory)概念,「中堅分子」可以承擔孤立與威脅,走向一種全然無懼的本位主義。即便吳宗憲公開致歉,但卻似乎無法凝聚黨意與民意,難怪只能特立獨行以此強化自身信仰。  吳宗憲曾擔任檢察官卻在受邀直播語出驚人,認為「博弈沒傷天害理」,強調摧毀職棒是打假球的人,逆風發言挺館長引爆網友怒火。另外,吳宗憲又在直播上批蔡其昌「蹭」棒球聲量,說預算沒有過,胡扯明年棒球。藍立委與白網紅這齣「同舟計劃」已經預告未來勢必「群魔亂舞」,不見過去強勢的黨機器敢言而是緩頰,如何回應民意反彈,恐怕還會掀起一波波失言危機。吳宗憲如何對公眾情感來精準回應,也是黨對社會價值的重新談判,若藍營面對失言甚至失格言論,繼續顧左右而言他,勢必會讓自我感覺良好的「中堅份子」持續刷新全國三觀。  國民黨想要重返執政卻放任孤立圍堵的「中堅份子」黨內橫行,強化自身信仰只會陷入民意圍堵窘境,自我感覺良好的政治人物,最終將被廣大民意淘汰。作者為專欄採訪作家
  • 投書 柯文哲剃光頭不抗告淪政治操作?

    2024.11.28 | 09:08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涉京華城案遭到羈押至今仍未抗告,還遭目擊頭髮剃光引發熱議,律師團不提抗告想在最後梭哈,搭配柯文哲積極操作風向輿論,難道剃光頭不抗告的政治操作真能服眾?  柯文哲因京華城案遭到二度羈押已讓各界麻木,民眾黨號召群眾在立法院旁集會聲援也大不如前,柯文哲從被約談、搜索、收押以來,民眾黨刻意形塑政治追殺氛圍,不定時辦各種挺柯集會。相較之下,柯文哲律師團不提抗告,也減弱了「司法不公 政治破害」的集會訴求。  柯文哲選擇不提抗告爭取清白還能號召支持群眾?以剃光頭的方式難道就能轉移焦點?與其花費時間在法庭外大搞民粹,不如依循司法途徑爭取清白,否則支持群眾遲早疲軟。柯文哲目前共有六大案件纏身,均由台北地檢署偵辦,分別是京華城容積率案、政治獻金假帳案、北士科地上權案、台智光警用監視器案、第一果菜魚類批發市場改建案、南港轉運站BOT案等,如果每個案件都靠剃光頭等政治操作進行法律施壓,那柯文哲有幾顆頭呢?  柯文哲剃光頭不抗告難以服眾,不僅減弱「司法不公 政治破害」集會訴求,對於眼下抗告失利了然於心,如何期待以政治操作顛倒是非?作者為專欄採訪作家
  • 投書 防災新聞反思-蔣萬安的「軟社會命題」

    2024.11.14 | 09:08

      藝人劉德華演唱會強碰康芮強颱肆虐喧騰一時,由於台北市長蔣萬安甩鍋主辦單位,導致新聞媒體當日前往連線報導,小巨蛋內外即便風災依舊擠得水洩不通,一個地方政府的決策失能,使得災難與娛樂新聞異質同構,淪為一場「軟社會命題」鬧劇。  社會科學將「軟社會命題」定義為一種脫離社會情境,藉由當下輿論跨越普世價值,新聞媒體炒作「劉德華對決康芮」、「劉德華颱風天不停班」、「劉德華颱風照攻蛋」等議題設定,全靠北市府將取消與否推給北捷,北捷又以「擬協調取消」鬧得滿城風雨,一場風災光是娛樂版面佔了五成以上,也讓媒體喪失監智社會的基本功能。  康芮根據專家表示已是罕見大型強烈颱風,不僅公民營機關停班停課,各地方政府早已提前嚴陣以待,蔣市府卻放任演唱會等大型活動成為破口,可說置民眾安危於險境之中。另一方面,新聞媒體也因議題發酵偏離風災新聞的報導意理,而將娛樂取代守望功能,透過詼諧方式再現(Representation)災難新聞,新聞媒體從「華嫂標題」到「崩潰畫面」的過度報導,反而形成一種偏離(Bias)解讀。蔣市府的「卸責式」決策與媒體「娛樂化」報導,已經助長「軟社會命題」背離風災防範,讓輕創與重創災區形成兩個截然不同的報導中心,災難新聞淪落至此不僅缺乏專業素養,也凸顯出地方政府罔顧人命。  災難新聞淪為「軟社會命題」,不僅弱化災後重建的公共議題,甚至浪費媒體資源譁眾取寵,災民更是情何以堪。作者為專欄採訪作家
  • 投書 中國常態軍演「民粹化」

    2024.11.01 | 09:11

      中國人民解放軍日前於我國周邊海、空域實施一日軍演「聯合利劍2024B」,台灣國防部依「國軍經常戰備時期突發狀況處置規定」派遣適切兵力應對,大陸在五個月內第二次實施圍島軍演,甚至請出官方媒體《央視新聞》現場獨家直播,儼然凸顯中國常態軍演「民粹化」。  解放軍在台海周邊海域進行軍事演習只為展示封鎖能力,激起對岸網軍將其軍事壓力反應在社群媒體,利用各種嘲笑、諷刺、挑釁口語,透過網路輿論壓制國際撻伐,此一現象體現了「民粹國防」的一大特徵,藉由軍事威脅遂行政治目的,才讓《央視新聞》現場獨家直播「聯合利劍-2024B」軍演。  在軍事現實與媒體直播的操弄下,國防軍演強調實際的全面封鎖作戰,若將網路當作主戰場依賴社群攻訐,在短期內確實可以吹哨壯膽,為中國提供某種心理安慰;但從長遠來看,無法真正降低台海之間的緊張局勢。當軍事行動逐步擴展為兩岸社群大戰,常態軍演只能透過網路輿論作為政治宣傳戲法。大陸解放軍的一日軍演漏洞百出,透過網路攻擊的表象抗爭,在面對真實的軍事對峙時,恐怕無法替代實際的與防衛攻擊。  中國常態軍演「民粹化」的路線底定,直播軍演也將成為另類舞台,放任攻擊防禦惡意炒作,只會凸顯黔驢技窮的軍武疲乏。作者為專欄採訪作家
  • 投書 誰在「話術」民兵

    2024.10.15 | 07:25

      總統賴清德主持「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首場會議拋出「可恃民力」卻遭抹黑,在野人士痛批是對軍事任務進行支援,即便「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執行秘書暨內政部長劉世芳澄清「沒有所謂40萬民兵」,藍白陣營仍無視其他國家仍有民兵體制,卻以政治正確凌駕軍事素養,顯然已是「話術民兵」。  國防部長顧立雄表示,40萬民力是根據民防法所建置,業管部門是內政部,由內政部加以訓練運用。「民力」政策本質與「民兵」截然不同,卻被政治語言包裝徒增社會恐懼,連結「民兵」帶有強烈的軍事色彩,企圖要使外界聯想武裝衝突。  全球各國民力相關訓練早已成為防衛趨勢,國民力訓練可以增進全社會韌性,包含美國、日本、澳洲、芬蘭及加拿大早有此一制度,今年還與我內政部警政署合作,在台辦理「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GCTF)民力訓練精進與強化」國際研習營。政府目標組建40萬人納入「民力」系統,主要用於災害救援與社會防護,卻被藍白陣營視為隱性軍事力量的組織化,無視當前國際局勢瞬息萬變,對於提升國家社會韌性與緊急應變能力缺乏遠見,顯然已與世界各國的民力思維背道而馳。  藍白陣營仍在「話術民兵」,企圖要使外界聯想武裝衝突引發恐慌,如果各國的民力建置都是為了軍武目標,恐怕早就引發世界大戰了吧!作者為專欄採訪作家
  • 投書 黃珊珊停權訪美的「多重宇宙」

    2024.10.02 | 08:55

      民眾黨立委黃珊珊訪美行程遭到各界質疑,先前因政治獻金案遭到黨內停權三年,短短不到半年便替黨主席柯文哲遠赴美國,黨內義正言辭強調本來就是訪團成員,卻忽略了已經不具決策身份,黃珊珊停權訪美難道真能服眾?  民眾黨台中市黨部主委江和樹認為黨內無人不滿,希望外界勿見縫插針,強調訪美一事數月前即已定下,黃珊珊目前仍是民眾黨立委,反駁外界質疑黨內炸鍋,還要聲明內部團結一心,卻讓假停權真訪美持續自傷黨內。  黃珊珊顯然已經成為黨內票房毒藥,黨主席目前身陷京華城弊案仍被羈押,身為黨內要員既不低調行事,還要鋒芒畢露堅持遠赴美國參與黨務,難怪引來民眾黨前立委蔡壁如頗有微詞。民眾黨內有祕書長周榆修,還有國際部主任林子宇,今天找上已被停權的黃珊珊,不論是以什麼身分,已經是被停權黨員,怎麼還能代表黨主席或是整個政黨訪美,難道真是蜀中無大將 廖化做先鋒?黃國昌接受媒體聯訪時甚至異口同聲,黃珊珊身為立委也是訪團成員,只是按照既定行程出發,外界不用過度解讀。這種說法凸顯民眾黨的緊急應變小組,在統籌上仍在提油救火。  黃珊珊停權訪美難道真能服眾?民眾黨似乎在沒黨主席的情況下已自傷亂套,參與黨務如果不能師出有名,恐怕對於這趟訪美行程也將出師不利。作者為專欄採訪作家
  • 投書 不抗告搞集會 真能服眾?

    2024.09.18 | 09:14

      台灣民眾黨於立法院群賢樓舉辦「搶救黨主席柯文哲」晚會,柯文哲的母姊會們紛紛現身力挺,現場怒嗆司法不公與政治追殺,看似小草集結頻下猛藥 ,而律師團確定不提抗告,一味透過集會真能服眾?  柯文哲因京華城案遭到二度羈押禁見,民眾黨不得已號召群眾在立法院旁集會聲援,當晚人數據傳破萬且聲勢不弱,顯然小草深信不已不願就此散去,相較之下,柯文哲律師團不提抗告,恐怕減弱了「司法不公 政治破害」的集會訴求。  民眾黨緊急應變小組召集人黃國昌透露,柯文哲告知賴政府絕對不會放過他,後續應對與展現態度,早就已經做好準備,卻對不提抗告的可能性依舊沒有評論。依據法律規定,由於抗告期間自裁定送達後起算為十日,律師團理應本周就該向高等法院提起抗告,即便法界認為抗告成功的機率頗低,但柯文哲真的能不抗告搞集會嗎?柯文哲目前共有六大案件纏身,均由台北地檢署偵辦,分別是京華城容積率案、政治獻金假帳案、北士科地上權案、台智光警用監視器案、第一果菜魚類批發市場改建案、南港轉運站BOT案等,柯文哲積極介入京華城案的圖利部分已被檢調認證,如果僅想透過小草集會進行法律施壓,恐怕早已深知抗告將遭駁回。  柯文哲不抗告搞集會真能服眾?不僅減弱「司法不公 政治破害」的基本訴求,對於抗告失利了然於心,卻企圖以政治民粹顛倒是非。作者為專欄採訪作家
  • 投書 民眾黨無「智辯士」的記帳之亂

    2024.09.06 | 09:19

      民眾黨政治獻金引出記帳之亂,黨主席柯文哲即便表示痛定思痛還要進行黨務改革,但是接連引爆金流不明、境外捐款、豪宅風波等,善後小組還由黃珊珊負責,反讓星星之火最終燎原,甚至引發同室操戈,也凸顯了民眾黨無「智辯士」的危機處理。  「智辯士」(Sophists)源自於古希臘時代,是指能夠展現巧妙的演說技巧,並在公共事務場合滔滔不絕地講述理念,且具有說服力的演說者;如今前公視董事徐瑞希公開指控,黃珊珊曾代理財團仲介法務,長期助長財團剝削移工,還憤而宣布退出民眾黨,爭議可說愈演愈烈,難當民眾黨沒有適合人選處理這波危機了嗎?  民眾黨陷入政治獻金的記帳之亂,至今全黨幾乎進入彌留狀態,中評會不將核心爭議之一黃珊珊進行「標靶治療」,難怪黨內同袍會將矛頭指向黃珊珊,認為她是全然卸責,蔡壁如甚至直指,「真愛民眾黨、真愛阿北(柯文哲),就該勇於承擔,棄車保帥。」  民眾黨的政治圈已經淪為「母姐共治」的集體思維,黃珊珊竟只有「間接責任」,僅僅遭到停權三年,仍然保有立委資格,黨內卻無一人懲處黃珊珊的政治勇氣,難怪會讓整起事件陷入茶壺風暴!黨中央反而是讓端木正會計師「一肩扛起」,還將「沖帳平帳」的「公開秘密」直接捅破,依舊不敢正面對決外界質疑。民眾黨再下令停開查帳記者會,顯然發現是「請鬼拿藥單」,即便沒有「說服基層」民意的智辯士,也要堅決捍衛「不動如珊」的政治下限。  民眾黨的記帳之亂已是歹戲拖棚,無智辯士讓黨中央成為眾矢之的,還陷黨內同志不義,又能如何挽回民心。作者為專欄採訪作家
  • 投書 國民黨統戰病發症 奧運秀底線

    2024.08.23 | 09:10

      國民黨立委翁曉玲一句「中國人的驕傲」引發撻伐,指稱臺灣巴黎奧運連霸羽球雙打金牌組合「麟洋配」,即便引發輿論強烈反彈,依然引用同文同種回應,無視擊敗中國隊的事實,還將得獎殊榮作為獻降,此次國民黨的奧運統戰病發症,已在奧運大秀底線。  翁曉玲稱「麟洋配」是「中國人的驕傲」無疑凸顯自身在國家認同的根本障礙,公然針對各國參賽選手認知作戰,明明是臺灣隊卻洗成中國隊,看在他國眼中無疑認知錯亂,硬將國際賽事變成政治場域,非得要為一中憲法背書,卻將單純賽事給統戰化,既然如此何須派出國家代表。  臺灣自1972年退出聯合國就被中國取代「正統」地位,直到1981年簽訂《洛桑協議》才以「中華臺北」重返奧運,如今翁曉玲不去響應奧運正名公投,反而流於呼應中國的統戰宣傳,對於在國際體壇爭取榮譽的體壇健兒又情何以堪。翁曉玲一味唱和中國進行意識形態的統戰手法,已經無視於臺灣是以「中華臺北」名義參與奥運,既然對岸就連中華民國都要封殺,我國奪得金牌只能升起「中華臺北」會旗,歌頌的是國旗歌而不是國歌,難道翁曉玲還覺得是「中國人的驕傲」!?  國民黨的奧運統戰病發症已在奧運大秀底線,褻瀆國家代表迎合中國統戰,自己搶當「中國人的驕傲」,反而淪為國際上的笑柄。作者為專欄採訪作家
  • 投書 「長臂管轄」的政治口水

    2024.08.09 | 10:18

      凱米強颱挾帶豪雨襲捲全臺並且重創中南部地區,國民黨立委王鴻薇卻「長臂管轄」痛批,直指高雄市掌握高額治水預算卻仍淹水,卻對其他藍營縣市長的淹水天災視而不見,顯然又是災情過後的「政治口水」。  當高雄市與其他縣市一樣宣布隔日繼續放颱風假,竟然出現藍白酸民直指「騙票」,如今高雄多地傳出嚴重積水災情,證明放颱風假是正確判斷,前國民黨立委鄭麗文卻在節目上酸高雄根本是在「蹭颱風假」。  凱米颱風總計雨量已經超越當年莫拉克颱風,光高雄市總量達490萬噸的滯洪池可說全滿,當總統賴清德、行政院長卓榮泰分頭勘災,國民黨的立委諸公還在批評千億前瞻計畫治水,大噴政治口水無助南台灣淹水災情。高雄治水預算做了25座滯洪池及119條排水系統,此次減少大量積水流入市區,過去颱風嚴重淹水的重災區域,面對極端氣候的颱風雨量,恐怕所有縣市都無一倖免,此時左批淹水右批放假,又對當地市政的實際狀況不夠嫻熟,顯然又是「長臂管轄」的政治操作。  災情過後的「政治口水」依舊在噴,藍營人士「長臂管轄」令人咋舌,舉凡淹水還是放假都能操作,卻對地方救災毫無助益。作者為專欄採訪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