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書 碳交易可能產生的舞弊

    2024.10.28 | 11:58

    徵收碳費,這堂而皇之的旗幟,看起來對環保有諸多好處。可是在最近的多項公部門討論中,還是在價格高低的制定,以及碳費徵收後,這些錢是否可以用在公部門的基礎建設。聽來聽去,大家還是在想這些徵收的「錢」,而不是真的在減碳上,做了哪些事,能否對整體環境有甚麼改善。在碳稅的徵收討論上,財團只在意,減碳一頓多少錢才合理,地方政府只在乎,這些錢,可不可以大部分留在地方財庫。但是老百姓在乎的是,怎麼改善每天生活環境呼吸的空氣。是否可以保留一些青山綠水給我們,不要再任意破壞環境。另外一個,值得擔心的事,會有假碳信用額度交易,變成洗錢工具,如果碳交易成了公部門與企業的「交易」,接下來只是一些巧立名目的詐騙會出現。最常見的是「碳交易信用額度詐騙」所謂碳信用額度(Carbon Credit)交易是一種市場機制,每個碳信用額度通常代表一噸二氧化碳的減排量。企業如果減少了排放,可以將多餘的碳信用額度出售給其他需要減排的企業,形成一個交易市場。假設公司A成功減少了1000噸的二氧化碳排放。根據政府的規定,公司A可以獲得1000個碳信用額度。公司B可以買公司A碳信用額度弭補B公司生產過程中,二氧化碳超排額度。問題來了,如果A公司減碳額度,變成B公司洗錢工具。B公司就會利用各種類似A公司碳信用額度,變成他們洗錢工具根據法國媒體rfi報導,法國有人曾因巨額碳交易詐欺被判入獄,當初為了尋找氣候變遷的自由市場解決方案,歐盟引入了碳信用額交易,將其信用額出售給,需要減排的公司,原來利益良善的碳信用額度交易,在2006年至2009年間,形成碳配額交易市場騙局,這個詐騙集團,他們在國外設立空殼公司,購買碳排放配額,先在沒有附加增值稅的歐盟會員國收購碳權,再賣到法國這類有加增值稅的歐盟國家,利用空殼公司互相轉賣的假交易,一買一賣多出約20%增值稅的價差,這些稅沒有退給政府,落到詐騙集團手裡,詐騙集團得手後,便捲款潛逃。該欺詐案造成法國政府1.46 億歐元的損失,該詐騙案件估計總價值損失為16億歐元。「碳權」(carbon credit),無通關報稅行政程序,對詐騙集團來說更好騙,碳權是許可權,有合約數據資料便可交易。詐騙集團躲在電腦後敲鍵盤買入賣出,大筆金額就能立刻入帳。這也說明了,一旦減碳變成了交易,就會有一定的交易漏洞。目前臺灣碳排放交易,購買者資格。買方以本國法人為限,賣方得為外國或本國法人,如果賣方是所謂跨境詐篇集團空殼公司,很難說,歐盟的詐騙案,會在臺灣捲土重來。畢竟臺灣與其他國家,並沒有正式的邦交,無司法互助,一旦形成境外詐騙案,臺灣無法有司法互助的國外查緝。必然會使碳交易的真實性受到質疑。目前臺灣再「實質減碳」的定義上,需要做更多討論,不只是鼓勵企業是買「減碳額度」,徵收碳費,增加過庫收入。更應該是鼓勵企業減碳,如何減碳,才是一般人想知道。目前臺灣碳費徵收,我看不出企業自願「減碳」企圖,臺灣的碳費徵收,目前看起來,只是為了那些碳排超額企業,有機會參與淨零排放推動,這些企業有意逃避,自主減量碳排責任,感覺僅想花錢購買碳權,至於是不是真的為了臺灣更乾淨空氣,我看不到誠意,期望這些碳排超額度的企業,可以看到未來臺灣更乾淨的空氣,而不是只看到「碳排一噸300元太貴」。原文首發:碳交易知識整理,碳交易、碳信額度、碳政策..看一篇馬上懂!!圖片來源:pixabay
  • 投書 柯P民調下滑的原因 竟然跟台南名產滯銷有關?

    2023.12.07 | 15:24

    圖說:政黨失去理念,流失年輕人支持,沒有誠信,失去老年的支持住在台南安平的老台南人,常說,現在安平的台南名產太多了,大多是外來貨。他說,真正的台南名產,是他小時候吃的東西,用料實在,在地食材,而且很堅持自己的用料理念,不該加的料就不加,該用料實在的地方,決不偷工減料。如果將台灣的民眾黨、親名黨、基進黨..等等的第三勢力政黨,比喻成台南名產,年輕人買的是政黨的理念(名產理念),中老年人買的是政黨的誠信(名產用料)。如果政黨失去理念,又沒有誠信,很難有民眾買帳。舉個例子,當初民眾黨要跟國民黨簽約,準備政黨合作選總統的時候,年輕人認為民眾黨失去理念,民眾黨開始流失掉年輕人的支持。為了弭補這個頹勢,民眾黨的從候選人到候選人的家人,都得「哭哭」表示,自己被騙了,但實際上,很難博得選民支持。最慘的是,民眾黨跟國民黨簽約之後又毀約,這在中老年人心理,埋下不可信任的種子。民眾黨這一連串的選舉行為,有點像滯銷台南名產,沒理念特色,用料又不實在。討好不了年輕人,也吸引不了老年人,總統民調往下掉,是必然的事。政黨理念,如果定位不清楚,依附在政黨妥協上,就像沒理念、用料不實的台南名產一樣,既無法吸引年輕人購買,也無法贏得中老年人的信任,光靠「哭哭」推銷台南名產,也許能博得一時同情,但長期來看沒辦法讓更多人買單,最後還是會被大公司併購(大黨稀釋),併購還好,有的還會倒店跑路(滅黨團)。台南名產銷售歷久不衰,不是靠「哭哭行銷」就可以,打造用料實在有品牌理念的名產,這樣生意才做得長久。真的!!做生意不簡單啊。政治經營不能完全用眼前利益考量,被眼前利益綁住的政治人物,其實是不適合選總統的,就像有些總統候選人,被中國共產黨查稅之後,就不選了,好不容易凝聚的政治理念,最後還是會因為眼前利益的綑綁,而失去選民的支持。所以說,台灣政治真的很難!!(圖/組合自pixabay)原文: 台南名產滯銷像政黨,沒品牌理念吸引不了年輕人,用料不實在得不到老年人信任,自然沒人買回去當伴手禮
  • 投書 台灣政治第三勢力,真的鬥不過藍綠兩黨?

    2023.12.05 | 17:19

     國民黨執政要統一,民進黨執政要台獨,台灣百年歷史。台灣人只能在國、民兩黨選一個人當執政者,這讓人感到很無奈,我上自助餐廳吃飯,魚肉蔬菜三十多種菜色任我挑選,不管吃素吃葷,都可以有自己喜歡的選擇,但是政治不行,台灣政治永遠只有民進黨地瓜與國民黨芋頭可以吃,臺灣已經吃了百年政治餐,難道不能有新菜色、新口味,可以讓人吃個痛快嗎?中間選民,很多人不太想投票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每次看推出來的候選人,只有民進黨「地瓜」跟國民黨「芋頭」這兩種菜色可以選,這讓臺灣人吃的很膩,很多人希望看到第三勢力新口味興起,把吃膩的地瓜跟芋頭換掉,吃一個讓人真正喜歡的政治大餐。但是臺灣半個世紀以來的島內政治,卻看不到第三政治勢力興起,一直以來,台灣政治一直讓人沒有多餘的選擇,沒想到,這次的總統選舉,居然第三勢力興起,出了另外一種政治新鮮菜色,吸引很多中間選民的注意,雖然這個菜色不是很多人喜歡的菜色,尤其第三勢力為了選票又倒向國民黨,但是他最起碼看起來很新鮮很可口,真想不到,臺灣政治菜色終於有進化版的出現,吃了這麼久的民進黨地瓜與國民黨芋頭,終於有一盤第三勢力小菜讓選民挑,這也難怪第三勢力在某些媒體民調,能與國、民兩黨候選人抗衡,臺灣終於可以看到沒有地瓜、芋頭色彩的政治團體,提出籌組聯合勢力的建議,把選民吃了半世紀的地瓜芋頭大餐重新調合變出新菜色,好好品嚐一番,但可惜的是,聯合政府還是有芋頭的成分,這又讓中間選民有點反胃。台灣第三勢力的興起,對許多厭倦了兩黨爭鬥的人,是一件好事,因為,會讓國、民兩黨內部反省自己的政策到底哪裏出錯,人民可藉由第三勢力的興起,看到一點政黨改革的希望,雖然這個希望,有可能在幾年之後,台灣第三勢力跟共產黨握手又破滅了,但是有希望總比沒希望好。這種第三勢力的反動現象,代表的是臺灣人民對現狀的不滿,臺灣人民不管是民進黨員或國民黨員,對自己所屬的政黨有失望也有期望。大家都希望看到一另一種清新形象的政治勢力出來執政,帶領臺灣這一片土地的人民,走向一個新的方向。依照現在所興起的第三勢力現象,未來臺灣政局,國、民兩黨都無法在議會過半取得絕對領先的地位,第三勢力必將興起與國、民兩黨相互抗衡,臺灣籌組聯合政府的可能性變大,這可以說是臺灣政治的進化版,現代的選民,已經不再被國名黨提出的大時代兩岸統一使命訴求所吸引,也不會被民進黨的台獨悲情攻勢所感動。選民反而希望看到一個有幽默感、有活力的政治勢力,提出一個新的政策,解決臺灣目前內在的矛盾問題。第三勢力的興起,代表的另一種政治新網路現象,以前的政治是由上到下主導政局,候選人大都是經過政黨內部競爭出線,再推到選民面前挑選,現在台灣政治趨勢,則是由下到上主導新政局,民間沒有政黨色彩的意見領袖,透過人際網路,爭取民間支持,籌組第三勢力,進而影響國、民兩黨的政治策略。這由下到上的政治現象似乎看起來很亂,其實這是一個國家進步的象徵,日本失落的二十年中,曾經有過小黨林立,意見紛亂的時期,最後以強有力的貨幣貶值政策,刺激經濟。現在的臺灣正走向日本路線,有了第三勢力衝擊舊有的政黨體制,臺灣將產生新一波的政治改革,讓政治再進化,我只能說這真是天祐臺灣,臺灣看似弱掉的國際政治勢力,在這次第三勢力的興起之後,將會更加堅強。最重要的是,台灣的第三勢力政治團體,如果不能成為台灣人民第三個政治選擇,沒有人會把票投給這類團體,因為最後,第三勢力還是會被國、民兩黨稀釋掉,又回到原點,人民又只能在民進黨「地瓜」跟國民黨「芋頭」這兩種菜色選擇,繼續讓中間選民倒盡胃口。 原文: 如果不能成為第三個政治選擇,誰想投票!!(公民新聞) 
  • 投書 烏克蘭,下一個臺灣?

    2022.02.25 | 14:24

    烏克蘭與俄國戰爭開打,美國人、北約組織,未派任何兵種參與這次戰爭。如果叫美國人犧牲自己的生命去保衛烏克蘭,怎麼說都說不通,他們為什麼要為一個無聊的烏俄歷史恩怨情仇,犧牲人力物力。就像越戰、韓戰到阿富汗戰爭,只要戰爭時間拉長,對美國就會不利,最後的結局都是跟阿富汗戰爭一樣草草的撤出。沒有一個國家願意為另一個國家犧牲他們子女的性命,這是天性。除非戰爭危及到自己的國家生存,才會有集體戰爭的出現。二次世界大戰,美國會參戰,也是因為珍珠港被轟炸,美國才對日本開戰的。俄國早就看準了美國、北約不敢出兵,因為這群人,都沒有感受到國家威脅,大家都過得好好的,為什麼要打戰。很多時候,我們會把國際盟友看得太美,好像朋友有事,盟友必然挺身而出。但實際上並非如此,因為要挺身而出,你自己去就好,別拖我下水,從烏俄戰爭,看到的現象就是如此。即使各國對俄國經濟制裁,對於一個想打戰的國家,並沒有任何意義。因為戰爭之前,就已經交惡,交惡之後,必是狗急跳牆,非戰不可。這次的烏俄戰爭,俄國拉攏烏克蘭東部的統派,打擊獨派,藉由統派的認可,開烏東大門,讓俄國大軍壓境。有人問:「中國會不會學俄國,拉攏統派打倒獨派。」其實中國很想學俄國這套,但是學不來。理由很簡單,我們有一個很好的地理位置。烏克蘭與俄國是平原土地緊鄰的國家,如果烏克蘭有一些統派倒向俄國,開大門迎接俄國,一天之內必攻進烏克蘭。但是台灣呢?台灣有個要共產黨命的台灣海峽與太平洋,海洋是流動的,天上、海底、海面,三面都可立體佈署軍隊。重要的是,領海的主權有一些模糊空間,共產黨想要說所有海域都是他的領海,周邊一大堆國家反對。當這些領海國家受到威脅,他們願意在臺灣發生戰爭的時候,協防台灣的意願大增。但烏克蘭沒有台灣這個條件,因領土的畫設比領海固定多了。俄國可用統派的說法,說明烏克蘭是蘇聯盟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承認盟邦國家獨立,俄國可明目張膽地說,派駐軍隊維護和平,並不是入侵。還有一個俄國敢做,中國共產黨不敢做的事,就是承認盟邦地區人民獨立。中國共產黨不願意像蘇俄邦聯一樣,成立中華邦聯,承認臺灣是盟邦獨立國家。臺灣的統派數量,依比例來說,某些部分,很跟烏克蘭的統派比例相當。臺灣的統派,是屬於中華邦聯哪一派,他們高喊中華民國,卻不敢高喊「中華人民共和國。」但烏東的統派就敢高喊「蘇聯共和國。」而且很死忠。臺灣死忠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大都在暗處,不然就是放棄臺灣健保,投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懷抱。臺灣如果想維持臺海穩定,光靠盟友幫忙是不夠的,最重要的是,認清楚,臺灣就是臺灣,不管是統派或獨派,臺灣安全只有靠生長在這片土地的人維護,才是王道。靠別人打戰,是靠不住的,還是靠自己的最好。
  • 投書 兩種恐懼:2019新型冠狀病毒

    2020.01.29 | 12:31

    文/蔣大智 記得之前17年前的SARS來時,我走街上,鼻子癢打個噴嚏,都會引起路人的白眼。  那時恐懼到極點,房價暴跌,連五星級旅館,都得降價促銷,才能有人住。 在那個時期,我發現受到感染,大都第一線的醫護人員, 其他會群聚感染的,來自於家人朋友。 離感染源較遠的人,其實影響不大。 這樣說,不是說個人防疫衛生不重要,洗手消毒、戴口罩,這些動作都很重要。 可是不過分恐懼,也很重要。因為恐懼,不只對自己身心不好,還會影響周遭人盲從。 解決恐懼,最好的方法,就是全部抗疫過程透明化, 即是情況嚴重,只要能提出對策,民眾恐懼感會降低。 人們對病毒的恐懼,不是傳染力,而是「不知道」病毒如何感染自己, 這個「無知」,會使人更害怕, 民眾無知,進而會造成各種偏方、謠言四起,促使恐懼更加擴大, 解決民眾無知方法,只要讓大家了解,病毒如何感染自己, 大家就能防護自己的健康,恐懼自然消失。   這次2019新型冠狀病毒,潛伏期無症狀,也能感染到其他人,傳播途徑除了飛沫傳染之外,手接觸到感染物之後,再用手模口鼻眼,一樣會受到感染。 所以只要個人戴好口罩做好手部消毒衛生,應該不會感染自己,畢竟我們都撐過SARS那段時期,相信這次我們也一定會撐得過去。  另外一種恐懼,是不知道病毒從哪裡來? 這時通報很重要,如果您周遭有病毒源,知道病毒源來自何人何物。 建議趕緊通報您所在區域的衛生所,進行消毒防疫工作。 這樣做,不僅是救自己,也是救您的家人朋友。 借用美國林肯的那句老話:「誠實是最好的政策。」 拿到現在來說,對抗新型冠狀病毒,對抗過程,誠實透明,才是最好的政策。 取材自《大智文案集》兩種恐懼:2019新型冠狀病毒
  • 投書 老屁股政治

    2020.01.13 | 16:21

    文/蔣大智 傳說有一種政治系統,稱為「老屁股政治」。  老屁股政治,有三大政治絕招:提名要平衡、核心要鞏固、自我感覺要良好  絕招一:提名要平衡 老屁股政治,提名人選,不是海選民間精英,而是考慮政黨利益,平不平衡。  不管提名的人,屁股有多老,只要他坐得住自己的勢力,就可以分配政黨利益。  老屁股很穩,不會提名自己,只會坐等別人提名他,最後成為政黨權力核心人物。  因為需要平衡,這種「老屁股」政治,通常會  由原先的老屁股,提名一個新的老屁股,老屁股接著老屁股,  最後會看到,一群老屁股坐在權力核心。  年輕的「小屁股」,連旁邊站的位置都沒有。  老屁股還會嫌小屁股,坐不住,不穩定,無法獲得支持。  絕招二:核心要鞏固  當這一群老屁股,坐穩權力核心,他們開始用自己的老方法,贏得權力。 他們贏得權力的方法,不是說服反對勢力支持他們。  老屁股們,喜歡拉幫結派,用自己的勢力,壓住那些想出頭的小屁股。 然後,老屁股們,不管旁邊人的反抗聲浪,繼續自己的論調選舉。  直到選舉全面潰敗後,這些老屁股,不會認為自己不對, 即使年輕的小屁股要他們下台, 他們依然穩坐大位, 繼續他們的「老屁股政治事業」,  他們總是說:「我們要團結,權力核心要鞏固。」  最後會看到,這個政治核心,還是這群老屁股「鞏固」。 絕招三:自我感覺要良好  等到權力核心鞏固過後,這批老屁股捲土重來, 他們又開始說:「過去,不是敗選,而是時運不濟。」 老屁股們,會把所有失敗的過錯, 推給外在環境, 推給年輕的小屁股不支持他們, 推給網路假消息。 不管如何,這些政治老屁股,自我感覺良好, 不會承認自己屁股已老,坐不住潮流的大位。 還有一件事,政治老屁股,有一種嗅覺失靈的毛病, 他們永遠覺得老屁股放的屁,永遠是香的。 旁邊的人,早就被老屁股放的屁,臭醒了。  老屁股依然很有信心  對著旁邊的人說:「我的屁是香的,請用力吸。」  旁邊不敢說實話的人,只能說老屁股很香、很香、萬萬歲。  老屁股政治,不只在臺灣看的到, 世界各國的政黨政治,也都看得到,從政者務必多加研習。 取材自《大智文案集》老屁股政治
  • 投書 以樂活旅遊取代吃喝玩樂旅遊

    2019.04.03 | 16:22

    臺灣目前撒錢補助旅遊,只能說是一時的特效藥,治標未必能治本。 最終還是要回歸到,如何規劃旅遊行程,引進觀光人潮。  推廣樂活旅遊 這裡有一個想法,臺灣人可運用偏僻山區無人煙的地方,規劃「樂活旅遊」行程。所謂的樂活旅遊行程,簡單說就是放空心靈的旅遊。譬如說,南韓近來很流行的住監獄度假方式,住宿者不能帶手機,也不能隨心所欲亂走亂晃,這類心靈放空式度假,在南韓兩天一夜大概台幣5500元,很多人願意嘗試。這種樂活旅遊規劃,最主要不是折磨自己,而是放下牽絆,好好欣賞周圍空間美,享受當下的生活。  如何規劃臺灣樂活旅遊行程? 不管是政府或民間,大家可以思考一下,運用各地不起眼的空間,規劃成心靈放空場所,人們去到這個空間,沒有電視、手機、平板電腦的干擾,讓原本不起眼的景點,變成旅客願意靜心觀看的美景,不僅可紓解熱門觀光景點人潮,還可將臺灣冷僻景點推廣出去。旅遊業者,也許可以思考一下,如何在臺灣創造一個樂活旅遊印象,形塑像泰國峇厘島或者美國夏威夷,那種放空看海、看天空的觀光品牌印象。 畢竟政府撒錢補助觀光之後,還是得回歸到現實。試著找回臺灣「樂活」旅遊印象,也許是解決觀光無人的方法之一。  找回對的樂活觀光方向,以樂活旅遊取代吃喝玩樂旅遊 在「樂活俱樂部」 這部日本電影裡,女主角問民宿主人:「這附近有什麼地方可以觀光嗎?」 民宿主人愣了一下說:「這裡沒有地方可以觀光,只適合享受『樂活』。」 對啊!渡假的時候,還在趕場觀光,心靈怎能平靜放鬆呢?  從這部電影,回頭看臺灣觀光,需要靠政府補助,才能吸引更多人出門旅遊,這實在是有點可惜, 臺灣是個美麗的島嶼,卻沒有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樂活」旅遊區。  現在臺灣所謂的觀光地區,到處都是夜市,小攤販做生意的場景。舉例來說,小時候,我住在臺灣漁港附近,當時沒有太多的商業攤販進駐,每天看著漁船出港入港,看著古街老屋,在陽光下優雅矗立,真的給人一種平靜的感覺。 現在已無法平靜,一眼望去,都是小攤販,假日有時真的是「癱瘓」交通,已經失去過去那種樂活平靜的感覺,看到的只是一片「商業觀光」,沒有任何一處地方,可以讓人放鬆「樂活」一下。現在去海港城市的人,很難感受到,過去那種淡淡海風,吹拂髮梢的平靜感。  我想,聰明的台灣人,未來一定可以找回樂活旅遊的樂趣,我正在等著看。
  • 投書 假新聞2.0消滅法

    2019.03.15 | 17:24

    最近玩了一款,手機戰略遊戲,發現玩家彼此之間,信任度不夠。每一團隊的玩家,都在懷疑隊友是間諜,有通報敵軍的嫌疑。有時玩家會滲入對方軍隊隊友,攻擊對方軍隊盟友,挑撥雙方的信任度。從遊戲中我發現,最近假新聞散播,也有相同的手法。 從認知滲入假新聞 如果我們對某些事情的「認知」,是我們的盟友,假新聞就會在我們的「認知」上,滲入一些假訊息,讓我們產生錯覺。 比如說,颱風來時農田會遭破壞,收成不好,蔬菜漲價,這是我們的認知。假新聞,就會把過去的農田受損的圖片,滲透到現在的颱風。問題是,現在的颱風,風聲大雨點小,輕輕掠過台灣邊緣,根本對農作物一點傷害都沒有,結果蔬菜水果依然漲。像這類哄抬物價的假新聞,立法判罪,雖然有嚇阻效果。但畢竟這類假新聞,沒致人於死,也不構成傷害,而且不久人們就會發現真相,假新聞不攻自破,很難判罪。 行銷技巧與假新聞的距離 最近世界各國,用罰款或判罪的形式,遏止假新聞。不過這類措施,還是有一個盲點,就是新聞真假很難定義,比如說特斯拉電動車說要降半價,後來又說不漲,這是不是假新聞,這的確是測試消費者價格接受度的假新聞。這種從民眾對電動汽車高價的認知裡,滲透一個降價的假新聞,其實並沒有罪可罰,因為這是一般常見的汽車行銷技巧,運用真實與虛假混合的訊息,製造產品的高潮。 2.0真新聞平台 假新聞剋星 所以假新聞是很難定義與遏阻的,唯一能夠遏阻假新聞的辦法,是定義「真新聞」。例如最近台灣首富郭台銘,利用臉書自媒體,發布澄清有關微軟控告侵權的消息,即是一例。 以我個人的見解,不管政府或民間機構,都要一個24小時真新聞發布的平台,這平台包括官方網站、社群通訊媒體(臉書、IG、LINE...等等),甚至應設置一個實體服務台,提供民眾查詢,像是165反詐騙專線這類,質詢訊息真假的實體平台。大家可以想一想,如果當初日本關西機場,發生風災時,台灣外交部有一個24小時',讓各公部門單位,上傳發佈真新聞的平台,這會讓謠言消弭更快,減少國人疑慮,進而使大眾對外交官多一分諒解,也就不會造成外交官自殺憾事。 以目前的世界的局勢來看,各國還停留在,以嚴罰重懲的思維,訂定規則嚇阻假新聞。還沒進階到,如何用真新聞平台,消彌假新聞。如果真有一天,我們都可以即時看到真新聞,假新聞自然無處生起,這有賴公民的自覺,才有辦法進化到假新聞2.0消滅法,我想那一天,一定會到來,大家可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