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talk新聞

郭墨辛隨筆 | 關於作者 | Newtalk新聞

導航選單

  • 討論區
  • 投票
新增讀者投書

通知

尚未有任何通知,趕快去參與討論吧!

功能選單

無暱稱

Hi,

無暱稱

ID:

會員中心
新聞總覽
  • 政治
  • 國際
  • 財經
  • 社會
  • 中國
  • 生活
  • 娛樂
  • 網紅
  • 體育
  • 科技
  • 旅遊
  • 環保
  • 專欄
  • 影音
焦點評論 讀者投書 議題
討論區 Talk新聞 投票

相關連結

討論區 投票 Talk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下載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立即投稿
管理規章 隱私權聲明 意見回饋
無暱稱

郭墨辛隨筆

Facebook 信箱 網站 Threads X

粉絲數 0

話題 0

讀者投書 0

獲得讚數 0

尚無介紹

精選文章

粉絲幫倒忙! 韓國第一夫人金建希被爆妄稱救災照片惹議

發布 YYYY.MM.DD

最新留言

  • 專論》 因川普關稅而陷入困境的中國「SHEIN村」

    0 分鐘前

    在美國、日本等國家深受年輕人喜愛的中國電子商務網站SHEIN,因為川普政府的關稅措施,而受到沉重的打擊。在中國南部的廣東省廣州市,有一個被稱為「SHEIN村」的地區,這裡密集分佈著為SHEIN供貨的服飾工廠。隨著美國加大對中國的關稅攻勢,一些工廠因為訂單大幅減少而陷入困境。與美國的貿易戰「將傷害像我們這樣的底層工人,並使我們更加貧窮」,面臨失業威脅的移工們心情低落地這樣說。

使用標籤

文章

  • 投書 促進壯世代參與社會,政府有解方 

    2024.11.13 | 16:28

    行政院於本週二召開社會福利推動委員會議,會議中,行政院長卓榮泰指示由政務委員陳時中,負責督導「壯世代社會參與促進方案」,協調勞動部、衛福部、金管會等相關部會,依照方案內容進行職權分工,協助壯世代參與社會、回饋社會。 台灣將在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行政院此時推出「壯世代社會參與促進方案」,便是希望55歲以上的「壯世代」,能夠回頭將自身的經驗與所長,回饋給整體社會。透過壯世代再次參與社會,讓壯世代自身與台灣社會取得雙贏。而根據中研院社會所研究員林宗弘的數據分析,台灣55歲以上的壯世代,是所得最高的一代。無論在受雇主薪資所得、產業主所得以及總所得三個向度,數據都顯示壯世代擁有當前台灣社會最多的收入。相比之下,30至45歲的「崩世代」卻擁有相對低的收入,甚至崩世代還遲遲無法趕上其他世代的收入水平。政府要照顧社會上各年齡層的群體是責任,也是當務之急。但現實就是公共資源有限,政府必須決定資源分配的優先順序,既然壯世代就數據上而言,已經是台灣社會收入最高的一代,那麼以行政院的「壯世代社會參與促進方案」為主導,整合各部會現有的方案與資源,來推動壯世代重新參與社會、回饋社會,絕對是成本相對較低、效益相對較大的方案。以方向而論,政府的「壯世代社會參與促進方案」將協助壯世代再就業、健康維護及退休準備的教育,透過這三大方向,讓壯世代獲得政府資源挹注的同時,也能回過頭來貢獻社會,讓壯世代不必與其他年齡層群體搶食資源。在不增加社會中群體對立的前提下,確實照顧到每一個群體。政府在社會福利層面,需要考量到包含0-6歲的幼童、青年、身心障礙者、婦女以及高齡者,所以政府持續增加總預算中,社會福利與「健康台灣」的相關預算。於此同時,政府在面對社會經濟條件相對有優勢的「壯世代」,如果還需要等候立院通過「壯世代政策與產業發展促進法」,無疑是緩不濟急,且立法後必須編列相關預算來滿足該法,勢必會排擠其他有更大照顧需求的群體。由行政院主動出擊、政委督導跨部會的整合方案,直接盤整現有資源,將資源最妥善挹注到各年齡層群體,這樣才能真正達到均衡台灣的目標。
  • 投書 十年了,柯文哲終於用謊話淹死了自己

    2024.09.06 | 14:09

    2014年的柯文哲,洋洋灑灑在他的《台北公民憲章》 寫下他跟台北市民的十條約定;2024年的柯文哲,只能在台北看守所裡用預錄影片,繼續欺騙追隨他的小草們。就在這十年之間,柯文哲用他實際的言行,來證明這所謂的公民憲章,根本是滿紙謊言,就像柯文哲從政之路上,充滿數不清的爭議與弊端。第一,十年前柯文哲說要消滅特權、揭露資訊讓全民共享資源。對照京華城的爭議,如今的柯文哲其實是在助長威京集團的特權,假裝對會議內容不知情,讓財團獨享公共資源。說好的公開,其實柯文哲都在替財團大開後門,市民的利益柯文哲毫不在意。第二,十年前柯文哲說要打破黑箱、接受全民監督。對照如今的柯文哲,市府首長積極介入都審會的容積率換算,柯文哲市長在公文上蓋了章卻說不知情,以及柯文哲無法清楚交代政治獻金的去向。說好的透明,其實柯文哲根本沒有要讓全民監督,全部關起門來我行我素。第三,十年前柯文哲說要革除壟斷、提升市府服務品質。對照如今的柯文哲,在市政爭議中推卸責任,出事就把錯誤怪罪給下屬,甚至將提出問題的下屬開除。說好的開放,其實根本柯文哲的一人專制,市長出事再由下屬來扛責任。第四,十年前柯文哲說不分藍綠、從人民需求與公益出發。對照如今的柯文哲違背不參與政黨的承諾,不僅自組政黨,更在黨政運作上選擇與國民黨同流合汙。柯文哲更為了己利參選總統。說好的無私,其實柯文哲是徹底的自私自利,為了自己的政治聲量而組成政黨,為了自己的政治命脈而參選總統。第五,十年前柯文哲說公權力要保障基本人權、價值中立。對照如今的柯文哲曾說出兩岸一家親,以及選擇藍白合作,如今的柯文哲在價值路線上明確選了邊站。說好的多元,其實柯文哲根本不認同價值多元,而是獨斷地選擇了有利自己的路線,而非與人民站在一起。第六,十年前柯文哲說要保障市民發聲的權利。對照如今柯文哲市長任內的市政爭議,關起門來將財團利益擺第一、市民擺後面。說好的參與,其實柯文哲根本不把市民放在眼裡,在柯文哲心中只在乎累積個人財富,以及獲得更多政治權力。第七,十年前柯文哲說會持續對話,創造宜居進步城市。對照柯文哲市長任內,曾說街友喜歡在外面睡覺看星星、呼籲想輕生的人要自焚去河濱公園。說好的對話,其實柯文哲壓根沒在理會其他聲音,一律以自己的利益為主。第八,十年前柯文哲說要落實分配正義,善用公民力量促進社會流動。對照如今柯文哲黨主席,短缺申報來自支持者的政治獻金。說好的合作,其實柯文哲都是在收割支持者的血汗,柯文哲的分配正義,完全是將騙取小草們的支持,將資源分配到自己的口袋。第九,十年前柯文哲說要關懷弱勢、縮短貧富差距。對照柯文哲市長任內說希望社會住宅不要整棟都住窮人、殘障人士找工作不是很容易嗎?說好的分享,其實柯文哲根本不願意分享,只是假借關心弱勢族群,來騙取支持,提升自己的政治聲量。第十,十年前柯文哲說要客觀面對台灣的各族群與新移民。對照柯文哲市長任內曾說台灣有些女性同胞會直接上街嚇人、稱台灣外籍新娘已經進口30萬、把遊民洗乾淨變成遊客。說好的包容,其實柯文哲打從心底沒有包容臺灣各族群的多元聲音,在柯文哲心中只有一種聲音,就是唯一支持柯文哲與民眾黨的聲音。十年前柯文哲說他參選,是希望超越政黨,讓政治回到為人民服務的初衷,十年後我們看見了柯文哲已經被自己的謊言淹沒。柯文哲騙大家要超越政黨,實際上挪用台灣民眾黨的招牌來騙取群眾的支持;柯文哲騙大家要為人民服務,實際上是只為一人服務,也就是只為柯文哲一人的利益而服務。十年,可以讓大巨蛋從無到有;十年,可以讓第三勢力崛起又跌落;十年,更可以讓一個騙子,被看穿他最噁心猙獰的面目。
  • 投書 卸任的臺北市長 消失的政治責任

    2024.09.04 | 14:26

    卸任的臺北市長,消失的政治責任前臺北市長、現任民眾黨主席的柯文哲,近期一系列爭議纏身,先是監察院糾正總統大選的政治獻金申報,再被爆出太太陳佩琪看了價值破億的豪宅物件,柯文哲自己更深陷北市府的各項市政弊案。綜觀柯文哲近期回應爭議的各種花式說詞,可以發現柯文哲其實重新定義了政治學裡面的「責任政治」:柯文哲口中的責任政治對照他過去市長任內的言行,其實說穿了就是柯氏的「裝死、裝傻、推卸責任」政治觀。總統大選的政治獻金出事了,柯文哲推託是會計師與競辦財務長的疏失,還在澄清記者會上打悲情牌,說自己人員不足,不得已才讓財務會計兼任木可公司的職務,才會出現申報數字的錯誤。面對申報不實,柯文哲一律將責任推給下屬。這正是典型的不負責任政治觀,作為最高層級的公職候選人,卻連自己底下的財務收支都擺不攏,甚至被揪出錯誤,柯文哲相當熟練地甩鍋給下屬,柯文哲絲毫沒有要負起責任的意思。回顧市長在任期間,2020年柯文哲說過「不太可能底下在貪污長官不知道,所以常常是底下在幹什麼,長官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若按照過去柯市長所言的,是不是這次政治獻金申報不實,其實是柯文哲在放水、睜眼說瞎話?作為柯文哲好朋友的李文宗,柯文哲不會不知道財務長在幹嘛吧?再來京華城的容積率爭議,白紙黑字紅章清清楚楚顯示了柯文哲在市長任內,是全然知情京華城的相關內容。可如今在面對外界質疑時,卻說他作為臺北市長蓋了章,但不應該過問單一個案,柯文哲又再一次地將責任丟到腦後。柯文哲在2016年市長任內,曾批評前市長郝龍斌的美河市案,直言「假如他(郝龍斌)不知道,什麼事情都搞不清楚,我看他去死一死好了。」 面對他人的案件說得振振有詞、砲火四射,但面對自己任內的重大市政爭議,柯文哲卻支支吾吾,只會重複跳針自己不知道、不清楚、不明瞭。柯文哲的兩大問題已清楚顯現出來:一是對於政治責任柯文哲在批評別人的時候,說得頭頭是道,卸任後卻只會推卸責任、不想負責。難道是往上爭取大位的時候,戴上了金錢與權力的魔戒,讓柯文哲像是人格分裂一般,曾經說好的負起責任,最後只剩下一句完全不知情?這樣的柯文哲根本是嚴以待人、寬以律己,說穿了就是雙重標準!二是柯文哲作為政治人物的誠信,在這些風波中消失殆盡。過去的柯市長與現在的柯主席互相矛盾,到底哪一個才是真實的柯文哲?臺北市長的柯文哲,與擔任黨主席的柯文哲有著截然不同的言論,支持者還有辦法再相信這種前後不一、說詞矛盾的政治人物?隨著市長卸任而消失的政治責任,就像柯文哲人設裡的誠信一樣,隨著爭議越來越多,看來是消失在無盡的深淵裡了。